Ctrl+K

搜尋方式

前功盡棄

ㄑㄧㄢˊ ㄍㄨㄥ ㄐㄧㄣˋ ㄑㄧˋ
  1. 將以往辛苦建立的成果,全部廢棄
    [例]無論多苦,都要堅持下去,不可半途而廢,前功盡棄。

前功盡棄

ㄑㄧㄢˊ ㄍㄨㄥ ㄐㄧㄣˋ ㄑㄧˋ
  1. 將以往辛苦建立的功勞,全部廢棄。《史記.卷四.周本紀》:「今又將兵出塞,過兩周,倍韓,攻梁,一舉不得,前功盡棄。」《紅樓夢》第一三回:「如何肯又回家染了紅塵,將前功盡棄呢?」也作「前功皆棄」、「前功盡滅」、「前功盡廢」。

前功盡棄

ㄑㄧㄢˊ ㄍㄨㄥ ㄐㄧㄣˋ ㄑㄧˋ

指以前辛苦獲得成果,全部廢棄語本《戰國策.西周策》。 功虧一簣」、「百步穿楊」、「百發百中

用法

01.《史記.卷四.周本紀》:「今又將兵出塞,過兩周,倍韓,攻梁,一舉不得,前功盡棄。」 02.宋.陳亮《陳亮集.卷六.酌古論二.鄧禹》:「一跌之後,前功盡棄,其為患也,可勝道哉!」 03.《明史.卷三二○.外國列傳一.朝鮮》:「釜山雖瀕海南,猶朝鮮境,有如倭覘我罷兵,突入再犯,朝鮮不支,前功盡棄。」 04.《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憤成家》:「我一個孤身老兒,帶著許多財物,不是耍處!倘有差跌,前功盡棄。」 05.《三俠五義》第八一回:「你若到了東京,口齒中稍有含糊,不但前功盡棄,只怕忠臣義士的性命也就難保了。」 06.《兒女英雄傳》第九回:「萬一一時不得措手,後任催得緊,上司逼得嚴,依然不得了事。那事豈不連你這一半的萬苦千辛,也前功盡棄?」 07.《紅樓夢》第一三回:「那賈敬聞得長孫媳死了,因自為早晚就要飛昇,如何肯又回家染了紅塵,將前功盡棄呢?」 08.《清史稿.卷一二六.河渠志一》:「此次賈莊以下堤雖完固,上游若不修築,設有漫決,豈惟前功盡棄,河南、安徽、江蘇仍然受害,山東首當其衝無論已。」 09.《糊塗世界》第一回:「所以古人說的,凡要辦大事的,總要量才使器,不可驟易新手,為的是恐怕前功盡棄。」 10.《醒世姻緣傳》第三二回:「像那九良星打攪蔡興宗造洛陽橋的一般,悔一悔心,懈一懈志,前功盡棄。」

指以前辛苦獲得的成果,全部廢棄。

例句

  1. 用在「枉費前功」的表述上。

辨識

近義:半途而廢功敗垂成功虧一簣盡付東流

反義:大功告成

參考詞語:「前功併棄、前功必棄、前功皆棄、前功盡廢、前功盡滅、前勞盡棄

典故說明

「前功盡棄」原作「前功盡滅」、「前功必棄」。據《戰國策.西周策》載,蘇厲是戰國時謀士。有一次,他聽說秦國大將白起即將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就對周王說:「白起曾經打敗了韓、魏、趙等國,並且殺害魏國將領,攻占了許多土地。現在他又要出兵攻打大梁,大梁一旦被攻下,周王室就會面臨危險,您應該辦法阻止。」於是建議周王派人前往秦國去對白起說:「以前楚國有一個名叫養由基的人,善於射箭。在距離柳樹一百步的地方射擊,射出一百支箭,每一箭都能射中柳葉,一旁觀看的人都誇讚射得很好。但是有一個路過的人,卻說:『的確射得很好,但是可以再教導他射箭的方法。』養由基聽了,就說:『大家都說我射得很好,你卻說可以教導我,那你為何不代替我射那柳葉呢?』那個人說:『我不能教導你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領,但是你今天射柳葉百發百中,卻不善於休息,等一下疲倦了,一箭也射不中,就會前功盡棄。』就像你現在打敗了許多國家,取得許多土地,功勞很大。又即將要出兵經過周王室的所在地去攻打魏國,如果這一仗不能取得勝利,就會前功盡棄了。所以你還是假裝生病,不要出兵的好。」典源又見《戰國策.魏策三》。敘述秦昭王三十二年時,秦國派穰侯魏冉攻打魏國,包圍首都大梁。魏國大夫須賈向穰侯說:「魏國現在發動三十萬精兵駐守大梁,秦和楚、趙三國聯軍,是絕不可能攻下大梁的。一旦攻城失利,也會對您不利,您以前的功業一定要全部報廢了。」穰侯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從大梁罷兵而去。「前功盡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以前辛苦獲得的成果,全部廢棄。

書證

  1. 這件事現在不能停,一停下來,就會前功盡棄。
  2. 堆骨牌遊戲,最怕在最後來個不小心,前功盡棄。
  3. 事情越到最後越要小心,千萬不要弄得前功盡棄。
  4. 無論多苦,都要堅持下去,不可半途而廢,前功盡棄。
  5. 妳煮的菜火候恰好,如果再煮下去就會焦掉,前功盡棄。
  6. 眼看程式就要執行完畢,想不到停電了,於是前功盡棄。
  7. 這次實驗已進入最後階段,稍有失誤,都可能前功盡棄。
  8. 由於沒有備份,所以當電腦一當,他接近完成的報告就前功盡棄了。
  9. 這次颱風將即將採收的果實打落一地,使果農前功盡棄,血本無歸。
  10. 你為了參加這場表演,不知準備了多久,如果因一句閒話棄權,豈不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