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過來自我省察。指從自己本身找出原因、自我反省。#語本《論語.衛靈公》。
從自己本身找出原因、自我反省。
用在「自我檢討」的表述上。
近義:反躬自省
反義:怨天尤人
參考詞語:「反求諸身」
《論語.衛靈公》裡有一段話:「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意思是說君子為人處事、事事都要求自己能夠做到完美的地步、符合善良的德行、而那些沒有人格修養的人就不是這樣了、不論什麼事、總是嚴厲地要求別人、卻從不要求自己。這裡主要在說明君子和小人的差別所在、後來從這裡的語意衍生出「反求諸己」這個成語、是指從自己本身尋找原因、追究責任、做好自我反省及檢討改進的功夫。在《禮記.射義》中有提到關於射箭的禮儀:射箭的時候、必須先端正自己的姿勢、一切姿勢預備好之後才發射。如果沒有打中目標、也不可以埋怨技術勝於自己的人、應該反過來檢討自己、再加強改進。《孟子.離婁上》則是提到:「我喜愛人們、但人們卻不親近我、就表示自己還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就要自我反省、盡己所能、再好好修養自己的德行。」這二處所說的雖然是不同的事件、但卻都表達了同一個意念、在為人處事上、要時時「反求諸己」、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別人、或是將責任歸咎於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