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之一。坤(☷)下乾(☰)上。象徵天地不交,萬物不通之義。
壞、惡。[例]否極泰來
貶斥。[例]臧否人物
表示否定、不同意。相當於口語中的「不」字。[例]否認、否決、否定
助詞。表示詢問的語氣。[例]可否、是否、知否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0821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名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乾(☰)上。象天地不交,萬物不通之義。
壞、惡。如:「否極泰來」。《詩經.大雅.抑》:「於呼小子,未知臧否。」《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形
不好、惡劣的。如:「否德」。漢.桓寬《鹽鐵論.復古》:「窮夫否婦,不知國家之慮。」
動
貶斥。如:「臧否人物」。
副
不同意。相當於口語中的「不」字。如:「否認」、「否決」。《戰國策.魏策四》:「否,非若是也。」
助
不然。如:「否則」。
用在問句句尾,表示詢問。如:「知道否?」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