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咎由自取

ㄐㄧㄡˋ ㄧㄡˊ ㄗˋ ㄑㄩˇ
  1. 所有的責難、災禍都是自己造成的。語含有自作自受之意。
    [例]他到處為非作歹,如今被警察逮捕入獄,可說是咎由自取。

咎由自取

ㄐㄧㄡˋ ㄧㄡˊ ㄗˋ ㄑㄩˇ
  1. 所有的責難、災禍都是自己找來的。語含自作自受之意。《官場現形記》第五一回:「但這件事,據兄弟看起來,他們兩家實在是咎由自取。」

咎由自取

ㄐㄧㄡˋ ㄧㄡˊ ㄗˋ ㄑㄩˇ

所有的罪過災禍都是自己造成的。語本《三國志.卷四○.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自取其咎」、「罪有應得

用法

01.《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因此破家蕩產,鬻兒賣女,時有所聞。雖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談起來,總說這卜知府辦的太煞認真了。」 02.《官場現形記》第五一回:「雖然城廂出了盜案,是老兄們負責任;但這件事,據兄弟看起來,他們兩家實在是咎由自取。」 03.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噫!禍兮福所倚,天道之常。溺死三人,雖曰咎由自取,要皆風流自賞者有以致之,故君子貴慎微焉。」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他們大老官,一帆風順的升官發財,還有什麼不自在?不過為點小小家事罷了。然而據我看來,他實在是咎由自取。」

所有的罪過、災禍都是自己造成的。

例句

  1. 用在「自取其禍」的表述上。

辨識

近義:自取其咎自取其禍罪有應得

反義:禍從天降

參考詞語:「侮由自取、咎皆自貽、孽由自取、禍由自取

「咎由自取」及「罪有應得」都有因作惡而遭受懲罰的意思。

「咎由自取」側重於強調所受的災禍是自己招來的;「罪有應得」側重於強調所受的懲誡是應該得到的。

咎由自取 罪有應得 ○ ○ 他因殺人越貨而被科處極刑,當然是∼,無可非議。 ○ ㄨ 明知他是小人你還加以重用,弄得如今公司烏煙瘴氣,難怪大家說你養癰貽患,∼。

典故說明

在《三國志.卷四○.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中,作者陳壽記敘了蜀國七位大將的生平事略。劉封,是劉備的養子,具有武藝氣力過人,堪稱是一員猛將;然而因沒有出兵援救關羽,並且和孟達不和,使得孟達最後投奔魏國,他因此受到劉備的責怪;此外,諸葛亮也擔心他剛猛的個性,將來在改換政權後會很難制御,勸先主除之,終於導致劉備把他賜死。彭羕,劉備認為他足以和孔明、孝直等人並駕齊驅,但諸葛亮卻認為彭羕心大志廣,無法保國衛民,後來劉備就把他派離了京師給予一個太守的職位;他對於這樣的遭遇感到不平,說了一句讓人引起誤會的話,就被關到獄中,最後被誅殺。廖立,諸葛亮將他與龐統相提並論,譽為楚之良才,可以輔助興盛國家大業;但在劉備死後,他卻分析形勢批評當年劉備的不取漢中政策,也批評了關羽,另外又直言評點了幾個當朝的人物,於是諸葛亮把他廢為平民,流放到汶山。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佐劉禪的李嚴,在諸葛亮伐魏時,因偽造朝廷詔書,命令諸葛亮退兵,後來被免為庶人,流放到梓潼。劉琰,操行不甚檢點,並且因為與魏延不和,而不見容於諸葛亮;有一次,妻子去見太后,在宮中停留了將近一個月,他因此懷疑妻子與劉禪有私,於是派人去抓妻子,還脫下鞋子抽打她的耳光,終於因此被棄市。魏延,常常批評諸葛亮膽子小,嘆恨自己的才能無用武之地;諸葛亮病重時囑咐在他死後撤軍,他卻不同意,認為不必因為一人死而荒廢了天下大事,仍然執意出兵,就被劉禪派人追殺了。楊儀,自認為功勛至大,足以代替諸葛亮輔政,諸葛亮以楊儀的胸襟氣度狹隘,早將丞相的職位給了蔣琬;他對此感到不平,大發牢騷,當時大家都認為他的操守有過失,不敢與他往來;他說的話因此被人向朝廷揭發,最後自殺而死。《三國志》作者陳壽在篇末對這幾個人下了評語,認為他們都有著不同的長才,然而追蹤、探究他們的行為舉止及其法度、標準,卻可以從中看出最後的罪過、災禍,都是由他們自己招致的。後來「咎由自取」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表示所有的罪過、災禍都是自己造成的。

書證

  1. 他會身陷囹圄,完全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2. 很多歷史人物的不得善終,都可歸因於咎由自取。
  3. 禍福無門,惟人所召;他這是咎由自取,怪得了誰呢?
  4. 他因到處為非作歹而被警察逮捕入獄,可說是咎由自取,無可埋怨。
  5. 本來好漢不吃眼前虧,但你卻故犯眾怒,引來非議,真是咎由自取!
  6. 明知他是小人你還加以重用,弄得如今公司烏煙瘴氣,難怪大家說你養癰貽患,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