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心轉意」之「回」、「轉」,都是扭轉的意思。「回心轉意」指改變心意。語出《朱子語類.卷一一七.朱子.訓門人五》。
01.《朱子語類.卷一一七.朱子.訓門人五》:「且人一日間,此心是起多少私意,起多少計較,都不會略略回心轉意去看,把聖賢思量,不知是在天地間做甚麼也!」(源) 02.宋.洪邁《夷堅支景志.卷三.王武功妻》:「我引汝往某寺為大眾縫紝度日,以俟武功回心轉意,若之何?」 03.《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大王早晚被他勸轉,果然回心轉意,把這們道路撇了。」 04.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待我慢慢的勸化俺媳婦兒,待他有個回心轉意,再作區處。」 05.《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莫說你丈夫還有回心轉意的日子,便真個休了,恁般容貌,怕沒人要你?」 06.《紅樓夢》第四六回:「叫他趁早回心轉意,有多少好處。」 07.《鏡花緣》第五○回:「如夫人念我皮肉吃苦,回心轉意,就算你們大功一次。」
改變心意。
參考詞語:「回心改念、回心易慮、心回意轉、心迴意轉、意回心轉、意轉心回、轉意回心」
朱熹為宋代大儒,門下學生很多,他與學生之間的問答討論,多被收錄在《朱子語類》一書裡。〈訓門人〉一章所錄為朱子對門人的訓示,其中記載了一段他對魏元壽問《大學》的應答。朱子藉著這個機會,對當時的學者批判一番,他說道:當今學者的通病在於「先立私意」、「主張己說」,他們引用聖人言論,不過是藉以接續自己的學說,而非真正汲取聖人話中真義。朱熹又說:人在一天裡,內心的私心意念可說是不曾中斷,但這些學者在百念之中,卻不曾放棄成見,也不曾改變自己的主觀態度,然後把聖人話語再仔細斟酌思量,以揣摩聖人所欲傳達的道理。朱熹話中,批評當時學者「不會略略回心轉意去看,把聖賢思量」,是批評他們雖然讀聖賢書,卻不知應該改變自己原有態度,扭轉既有主觀,真心實意地回頭思考聖人話語,以做出正確的理解。後來「回心轉意」演變為成語,用來指改變心意,如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待我慢慢的勸化俺媳婦兒,待他有個回心轉意,再作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