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滅親
ㄉㄚˋ ㄧˋ ㄇㄧㄝˋ ㄑㄧㄣ
指為了維護公理正義、不徇私情、滅了犯罪的親人、或讓他們接受法律制裁。語出《左傳.隱公四年》
用法
比喻為了維護公理正義、不徇私情、滅了犯罪的親人、或讓他們接受法律制裁。褒義。
用在「公正嚴明」的表述上。
例句
- 歷史上那些能大義滅親的人物、都是令人敬佩的。
- 這次因為他父親大義滅親出面作證、才能定他的罪。
- 國法公平不可失、所以寧可大義滅親、不可因私廢法。
- 為了社會的公義、檢方希望嫌犯的家人大義滅親、出面指證。
- 以她的剛烈性子、就是自己的親爹親娘犯了罪、她也會大義滅親的。
- 他今天雖然大義滅親、出庭指證父親犯罪的事實、但內心必然十分痛苦。
- 他身為執法人員、到底是大義滅親、出面檢舉弟弟的罪行呢?還是循私縱放?內心猶疑難決。
辨識
近義:以義割恩
反義:公報私仇
典故說明
據《左傳.隱公四年》載、州吁是春秋時代衛國莊公與寵妾所生的兒子、莊公非常寵愛他、大夫石碏(ㄑㄩㄝˋ)曾經勸諫莊公不要把州吁給寵壞了、但是莊公不聽、州吁也因此養成好戰驕奢的個性。莊公死後、桓公繼位、州吁密謀殺害桓公而自立為國君、引起人民不滿而導致國內不安。州吁的親信石厚就去問他的父親石碏、要怎麼做才能安定民心、鞏固王位。石碏曾經是衛桓公的重臣、很受到人民的尊敬、當石厚來請教的時候、他說:「只有覲見周天子才能安定君位。」石厚又問:「如何才能覲見天子呢?」石碏說:「陳桓公正受到周天子的寵信、而現在陳國和衛國的關係非常和睦、因此如果去拜訪陳國的國君、請他向周天子請示、必定可以得見。」於是石厚就跟隨著州吁到陳國。這時石碏暗中派人告訴陳桓公:「衛國領土狹小、而我已經年老了、不能有所作為。州吁和石厚就是殺了我國國君的人、請你們趁這個機會處置他們。」陳國人就把他們抓起來、請衛國人親自來處置二人。衛國派右宰醜在濮縣把州吁殺了。至於石厚、大家認為因為是石碏的兒子、應該從寬處理、殺了首惡州吁就夠了、但是石碏不認同這樣的看法。他認為州吁做的許多壞事、石厚也都有參與籌畫、不能不嚴懲、所以就派他的家臣獳(ㄋㄡˋ)羊肩到陳國殺死了石厚。石碏這種為了國家大義、而犧牲父子私情的做法、深受後人所敬佩和讚揚。後來原文中的「大義滅親」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比喻為了維護公理正義、不徇私情、滅了犯罪的親人、或讓他們接受法律制裁。
書證
- 《左傳.隱公四年》:「石碏、純臣也。惡州吁而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源)
- 《後漢書.卷五五.章帝八王傳.清河孝王慶》:「皇太子有失惑無常之性、爰自孩乳、至今益章、恐襲其母凶惡之風、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大義滅親、況降退乎!今廢慶為清河王。」
- 《晉書.卷三八.宣五王列傳.扶風王駿》:「趙王凶逆、天下當共討之、大義滅親、古之明典。」
- 《三國志.卷二八.魏書.王毌丘諸葛鄧鍾傳.毌丘儉》裴松之.注:「《春秋》之義、大義滅親、故周公誅弟、石碏戮子、季友鴆兄、上為國計、下全宗族。」
- 《魏書.卷六五.李平列傳》:「大義滅親、夫豈獲止。周公行之於古、朕亦當行之於今。」
- 《北史.卷一九.魏孝文六王列傳.廢太子恂》:「古人有言、大義滅親。此小兒今日不滅、乃是國家之大禍。」
- 《隋書.卷五○.宇文慶等列傳》:「史臣曰:『……安、悊之於高祖、未有君臣之分、陷其骨肉、使就誅夷、大義滅親、所聞異於此矣。』」
- 《舊唐書.卷六四.高祖二十二子列傳.隱太子建成》:「周公聖人、豈無情於骨肉?為存社稷、大義滅親。今大王臨機不斷、坐受屠戮、於義何成?」
- 《資治通鑑.卷二○二.唐紀十八.高宗永隆元年》:「為人子懷逆謀、天地所不容;大義滅親、何可赦也!」
- 《金史.卷一二一.忠義列傳一.曹珪》:「珪赤心為國、大義滅親、自古罕聞也。」
- 《明史.卷一一八.諸王列傳三.谷王橞》:「周戮管、蔡、漢辟濞、長、皆大義滅親、陛下縱念橞、奈天下何?」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