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廣大遼闊的天空,星星十分稀疏。形容數量稀少。#語本晉.張華〈情詩〉五首之二。 △「屈指可數」、「寥寥無幾」
01.明.葉春及〈選舉表論〉:「洪武薦舉多至七十人,一歲應書十人,甲科四人;永樂應書常二十餘人,甲科或五、六人。近乃寥寥若晨星。」 02.《江西通志.卷八○.人物志.撫州府.南北朝.王科》:「王科,字子純,樂安人,宋末貢補國學。草廬嘗曰:『耆儒宿學如吾子純者,寥寥若晨星子。』」 03.《冷眼觀》第一○回:「須臾,各人所叫的堂差已如鳥獸散去,房裡依然剩我們四五個人,寥若晨星,倒覺耳目為之一淨。」
形容數量稀少。
反義:不可勝數、不計其數、不勝枚舉、比比皆是、多如牛毛、車載斗量、恆河沙數、星羅棋布、盈千累萬、俯拾即是
參考詞語:「廓落晨星」
晨,音ㄔㄣˊ。清晨。不可寫作「辰」。
「寥若晨星」原作「廓落晨星」。晉朝張華〈情詩〉「廓落晨星稀」一句,原指清晨廣大遼闊的天空,星星十分稀疏的景象。演變到南朝齊人謝朓〈京路夜發〉詩:「曉星正寥落,晨光復泱漭。」及唐韓愈〈華山女〉詩:「黃衣道士亦講說,座下寥落如明星。」則以「寥落」一詞來形容清晨天上星星稀疏的景象。而出現「寥若晨星」這句成語的書證,則要到清朝章回小說《冷眼觀》第一○回:「須臾,各人所叫的堂差已如鳥獸散去,房裡依然剩我們四五個人,寥若晨星,倒覺耳目為之一淨。」才能見到。文中「寥若晨星」意指人數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