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車裝,拿斗量。形容數量很多,不可勝數。語出《吳書》。 △「汗牛充棟」
01.《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灌傳》裴松之注引《吳書》:「聰明特達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源) 02.《洛陽伽藍記.卷四.追光寺》:「至於宗廟之美,百官之富,鴛鸞接翼,杞梓成陰,如臣之比,趙咨所云:車載斗量,不可數盡。」 03.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四:「則天革命,舉人不試皆與官,起家至御史、評事、拾遺、補闕者,不可勝數。張鷟為謠曰:『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七回:「其實官場上面的笑話,車載斗量,也不知多少。」 05.《醒世姻緣傳》第六二回:「像這樣的皇帝,車載斗量,也不止漢高祖一個。」
形容數量很多,不可勝數。
參考詞語:「斗量車載、載量車斗」
「汗牛充棟」及「車載斗量」都有數量多的意思。
「汗牛充棟」專指書籍極多;「車載斗量」適用範圍較廣。 |
汗牛充棟 車載斗量 ○ ○ 國家圖書館的藏書∼,是研究者的寶庫。 ㄨ ○ 像我這樣的人才,∼,何足稱道?
據《吳書》記載,三國時,吳王孫權派趙咨出使魏國。魏文帝曹丕輕視吳國,對咨非常傲慢,問說:「吳王是個什麼樣的君主?他也懂得看書嗎?」「我可以出兵征討吳國嗎?」「吳國怕我們魏國嗎?」趙咨不卑不亢地回答,使曹丕非常欣賞,便問趙咨說:「吳國像你這樣的人才有多少?」趙咨答道:「聰明出眾的人,有八九十個;像我這樣的人,可以用車來裝,拿斗來量,多得數不清!」趙咨用「車載斗量」來形容吳國人才濟濟,不足為奇。後來「車載斗量」被用以形容數量很多,不可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