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對牛彈琴

ㄉㄨㄟˋ ㄋㄧㄡˊ ㄊㄢˊ ㄑㄧㄣˊ
  1. 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彼此無法溝通。典出漢.牟融《理惑論》。
    [例]跟他講道理,簡直是對牛彈琴,還是別浪費脣舌吧!

對牛彈琴

ㄉㄨㄟˋ ㄋㄧㄡˊ ㄊㄢˊ ㄑㄧㄣˊ
  1. 相傳古人公明儀曾為牛彈琴,但牛依然低頭而食,聽而不聞,因為人類的音樂,對牛而言並不適合。典出漢.牟融〈理惑論〉。後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或講話不看對象。《醒世姻緣傳》第二八回:「說起天地二字,只當是耳邊風;說到關帝、城隍、直山聖母,都是當對牛彈琴的一般。」《鏡花緣》第九○回:「對牛彈琴,牛不入耳,罵得狠好,咱們一總再算帳。」

對牛彈琴

ㄉㄨㄟˋ ㄋㄧㄡˊ ㄊㄢˊ ㄑㄧㄣˊ

為牛彈琴、但牛依然低頭而食、聽而不聞。比喻講話、做事不看對象。典出《弘明集.卷一.漢.牟融.理惑論》。後用「對牛彈琴」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

用法

比喻講話、做事不看對象。&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

用在「方法失當」的表述上。&用在「方法失當」的表述上。

例句

  1. 這家牧場放音樂給乳牛聽、真的是對牛彈琴。
  2. 今天無論是不是對牛彈琴、請大家全力演出就好。
  3. 有人譏笑我們是來對牛彈琴、卻不知在座的各位個個都是行家。
  4. 對老外介紹唐詩、可能會對牛彈琴、但也可能喜遇知音。
  5. 對這些人講道理、無異對牛彈琴、得另想辦法才行。
  6. 跟這種人講道理、就好像對牛彈琴、別再浪費口舌了。
  7. 有時看到兒女回應的冷漠、為人父母的真以為在對牛彈琴。
  8. 我白花了一下午時間跟他談電影藝術、簡直是對牛彈琴。
  9. 你未免太木訥了吧!難怪你老婆會說跟你說話像對牛彈琴。
  10. 唉!我跟他談貝多芬、他跟我談微積分、無非對牛彈琴而已。
  11. 你這話誠然有理、但待我回去向他們轉述、可得對牛彈琴了。
  12. 你這場演講內容應很精采、遺憾的是對牛彈琴、我們都聽不懂。
  13. 實在氣不過、所以明知是對牛彈琴、白費唇舌、我還是說了。
  14. 我根本不懂抽象畫、害你浪費這麼多時間來對牛彈琴、真正抱歉。

辨識

近義:語不擇人

參考詞語:「對驢彈琴、對牛鼓簧

典故說明

牟子(?∼西元79年)、本名牟融、東漢人、熟讀經史百家、並精通佛理、許多儒家學者都向他請教有關佛學問題。不過牟子在對儒家學者講解佛理時、總是引用儒家的經書來作說明、有人問:「您說佛家經典那麼多、內容廣博深厚、為什麼不用佛經講解呢?」牟子答道:「你們對儒家經典的內容很熟、如果我引用儒家經典解釋佛理、你們很容易就能了解。反之、我若是引用佛典、就像對瞎子說各種漂亮顏色、對聾子演奏音樂、一點幫助沒有。就是師曠那樣的音樂大師、無論技藝多麼精巧、也不能彈奏沒有琴弦的琴;狐貉的皮毛雖然暖和、但也不能溫暖沒有生氣的死人。例如春秋魯國的公明儀、有一次看見一頭牛在吃草、就彈琴給牠聽、可是不管旋律多悅耳動聽、牛卻充耳不聞、自顧著吃草、這是因為人類的音樂不適合給牛聽。後來他改彈出蚊虻鼓翅聲、落單小牛的悲鳴聲、牛就立刻停止吃草、搖著尾巴、豎起耳朵、徬徨不安地聆聽。我引用儒家經典來講解佛理、也是同樣的道理。」由典源看來、牟子舉公明儀為牛彈琴的故事時、並沒有貶抑牛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說明自己的用意。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對牛彈琴」、用來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

書證

  1. 《五燈會元.卷一五.承天惟簡禪師》:「(僧)問:「『開口即失、閉口即喪.未審如何說?』師曰:『舌頭無骨。』僧曰:『不會。』師曰:『對牛彈琴。』」
  2. 《古尊宿語錄.卷一五.雲門匡真禪師廣錄上》:「(僧)問:『如何是教意?』師云:『撩起來、作麼生道?』進云:『便請師道。』師云:『對牛彈琴。』」
  3. 《建中靖國續燈錄.卷二二.潭州道吾山汝能禪師》:「對牛彈琴、不入牛耳。」
  4. 《醒世姻緣傳》第二八回:「說起天地二字、只當是耳邊風;說到關帝、城隍、直山聖母、都是當對牛彈琴的一般。」
  5. 《醒世姻緣傳》第三三回:「先生沒奈何的把那四五行書分成兩截教他、教了二三十遍如對牛彈琴的一般。」
  6. 《醒世姻緣傳》第九四回:「誰知對牛彈琴、春風不入驢耳、口裡陽為答應、背後依舊打點要做滑家的新郎。」
  7. 《鏡花緣》第九○回:「對牛彈琴、牛不入耳、罵得狠好、咱們一總再算帳!」

在其他地方搜尋「對牛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