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平心靜氣

ㄆㄧㄥˊ ㄒㄧㄣ ㄐㄧㄥˋ ㄑㄧˋ
  1. 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例]你先平心靜氣,我們再好好思考對策

平心靜氣

ㄆㄧㄥˊ ㄒㄧㄣ ㄐㄧㄥˋ ㄑㄧˋ
  1. 形容心情平和,態度冷靜。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遇意外之橫逆,平心靜氣,或有解時。」也作「平心定氣」、「平心易氣」。

平心靜氣

ㄆㄧㄥˊ ㄒㄧㄣ ㄐㄧㄥˋ ㄑㄧˋ

形容心情平和、態度冷靜。語本《韓詩外傳》卷二。 心平氣和

用法

形容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用在「平靜安詳」的表述上。

例句

  1. 小明的個性很急躁、很少見他有平心靜氣的時候
  2. 只要你能平心靜氣、我們一定能找到解決事情的方法。
  3. 他平心靜氣地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毫無驚慌失措的樣子
  4. 只要大家能平心靜氣地商量、總是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5. 同事間意見不同時、應當平心靜氣地討論、不可意氣用事、製造不和。
  6. 事情發生得那麼突然、他卻能夠平心靜氣地處理、沒有因此而亂了分寸。

辨識

近義:心平氣和態度冷靜

反義:大發雷霆火冒三丈氣急敗壞意氣用事暴跳如雷

參考詞語:「平心定氣、平心定意、平心氣、平心易氣、息心靜氣、靜氣平心

典故說明

「平心靜氣」原作「平心氣」。心、指心情。氣、可指脾氣、也可借指態度。心情能保持平和、脾氣自然就會控制得當、態度也會冷靜。據《韓詩外傳》卷二載、孔子的高徒宓子賤接受魯國國君的任命、到單父這個地方擔任縣令。在任期間、他很少外出、而且常常悠閒地彈琴自娛、但是卻把單父治理得很好。前任縣令巫馬期見了十分訝異、因為他在任時、為了治理政事、可說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日以繼夜的工作。巫馬期向宓子賤請教、子賤回答說:「那是因為我能任用人才、你卻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廣任人才、許多人一起分擔工作、自然輕鬆悠閒得多;憑一己之力、工作全集中在一人身上、當然就會很辛苦啊!」後人評論宓子賤的作法、說他是讓自己的身體閒散、但是注意力與心思卻很集中、以平和冷靜的心情和脾氣來處理政務、其下百官自然能隨之條理分明地治事。所以、做事時一昧地埋頭苦幹、事必躬親、不如先做好全盤規畫、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完成、也就是像宓子賤「佚四肢、全耳目、平心氣」、如此才是使事情更有效率的方法。後來「平心靜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書證

  1. 《紅樓夢》第七四回:「太太快別生氣、若被眾人覺察了、保不定老太太不知道。且平心靜氣、暗暗訪察、讒得確實。」
  2. 《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兄弟辦交涉辦久了、看得多了、總是平心靜氣敷衍他們的。」
  3. 《清史稿.卷一五四.邦交志二》:「臣惟有平心靜氣、婉與商榷、冀紓目前之急。」
  4.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遇意外之橫逆、平心靜氣、或有解時。」

在其他地方搜尋「平心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