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引經據典

ㄧㄣˇ ㄐㄧㄥ ㄐㄩˋ ㄉㄧㄢˇ
  1. 引用經籍典故等為說話作文的依據。
    [例]他為了顯示自己學問的豐富,說話常常引經據典,滿口成語。

引經據典

ㄧㄣˇ ㄐㄧㄥ ㄐㄩˋ ㄉㄧㄢˇ
  1. 引用經籍典故等為說話作文的依據。《通俗常言疏證.文事.引經據典》引《清朝野史大觀》:「陸御史直言極諫,引經據典,洋洋數千言。」《官場現形記》第五五回:「教習聽他引經據典,說得津津有味。」

引經據典

ㄧㄣˇ ㄐㄧㄥ ㄐㄩˋ ㄉㄧㄢˇ

引用經書典籍等做為說話、作文的依據。語本《後漢書.卷六二.荀幹鍾陳列傳.荀淑》。

用法

引用經書典籍等做為說話、作文的依據。

用在「引用名言」的表述上。

例句

  1. 這篇文章大量引經據典、借古諷今、說得鞭辟入裡。
  2. 儘管引經據典地說了許多、大家仍舊不支持他的看法。
  3. 王教授的論文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讀來令人有如沐春風之感。
  4. 為了讓大家相信神的大愛、他不得不在文章中引經據典來增加說服力。
  5. 他為了賣弄自己的學問、說話老愛引經據典、有時難免令人感到厭煩
  6. 小李時常引經據典來說明為人處世大道理、令人不禁佩服他知識的廣博。
  7. 寫文章時適量的引經據典、固然可以增加說服力;但過猶不及、就可能適得其反了。

辨識

近義:旁徵博引

反義:言不諳典

參考詞語:「引經據古、引經據禮、引經據義、援經據典、據經引傳

典故說明

荀淑是戰國荀子的第十一世孫、他的品行高潔、博學多聞、有「神君」之稱。虎父無犬子、他的八個兒子也都才華出眾、時人稱為「荀氏八龍」。荀爽是荀淑的第六個兒子、論到才學、則是排第一位、有「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評贊。荀爽自幼聰明好學、十二歲時便能通曉《春秋》、《論語》。桓帝時、太常趙典薦舉荀爽至孝、拜為郎中。後來為了躲避黨錮之禍、荀爽隱居漢水濱十餘年、專事著述、著有《禮》、《易傳》、《詩傳》、《尚書正經》、《春秋條例》、《漢語》、《新書》等書、而有碩儒之稱。黨錮解除之後、司空袁逢薦舉荀爽為官、但荀爽未就職。當時社會動亂禮教崩壞、人們通常不為妻子服喪、或在為父母服喪期間仍到別人家中弔問喪疾、或者私自為死去的長輩加封諡號、這些行為都是違反禮節的。荀爽便引用典籍裡的記載、來糾正時人錯誤的禮教觀念、雖然沒有完全改變當時人的習俗、也收到了很不錯的效果。後來「引經據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引用經書典籍等做為說話、作文的依據。

書證

  1. 明.張岱《瑯嬛文集.卷四.家傳》:「走筆數千言、皆引經據典、斷案如老吏。」
  2. 清.沈楙悳〈蓮坡詩話跋〉:「一是論作詩之法、引經據典、求是去非、開後學之法門、如《一瓢詩話》是也。」
  3. 《鏡花緣》第九二回:「吃到這些臭東西、還要替他考正、你也忒愛引經據典了。」
  4. 《官場現形記》第三六回:「終究唐二亂子秉性忠厚、被查三蛋引經據典、一駁便已無話可說。」
  5. 《官場現形記》第五五回:「教習聽他引經據典、說得津津有味、心上著實可笑、也不同他計較。」

在其他地方搜尋「引經據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