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得意於仕途。語本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 △「扶搖直上」、「青雲直上」
01.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今春郎奮身辭白屋,平步上青霄;李春郎飛黃騰達,賴長者恩榮德化。」 02.《警世通言.卷一七.鈍秀才一朝交泰》:「里中那些富家兒郎,一來為他是黌門的貴公子,二來道他經解之才,早晚飛黃騰達,無不爭先奉承。」 03.《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且不要論別處,只這蘇州城內有無數高才飽學,朝吟暮詠,受盡了燈窗之苦,尚不能勾飛黃騰達。」 04.《儒林外史》第二回:「他說也是正月初一日,夢見一個大紅日頭落在他頭上,他這年就飛黃騰達的。」 05.《孽海花》第三回:「不上幾年,含英社的社友,個個飛黃騰達,入鸞掖,占驁(鰲)頭;祗賸曹公坊一人向隅,至今還是個國學生,也算文章憎命了!」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八回:「我看讀書人當中,要就是中了進士,點了翰林,飛黃騰達上去的;十人之中,還有五六個好人。」
比喻仕途得意,很快到達高位。
反義:一落千丈、下喬入幽、老死牖下、命途坎坷、時乖運蹇、偃蹇困窮、窮途潦倒、曝鰓龍門
參考詞語:「飛黃騰踏、騰踏飛黃」
「飛黃騰達」及「青雲直上」都有順利、得志的意思。
「飛黃騰達」指際遇順遂;「青雲直上」指成就或階級提高。 |
飛黃騰達 青雲直上 ○ ㄨ 他本來沒沒無聞,因為受到長官的賞識,從此∼起來。 ㄨ ○ 因為受到高層主管的器重,所以他的職位∼,很快地當上了經理。
「飛黃騰達」原作「飛黃騰踏」。韓愈,字退之,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他主張「尊崇儒學,攘斥佛老」,反對繁采寡情的駢體文,提倡明道致用的散文寫作。得到當時知名文人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元稹等人的響應,終使唐代的古文運動蔚為風潮。除了在文體、思想方面的改革與貢獻,韓愈的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變,不但立論鮮明,語言平易,且取譬新穎,雖用古人的思想卻不引經據典,為古文創作另闢了一條新的途徑,正是其提倡的古文運動的最好實踐。同樣的精神,亦反映在韓愈勤奮嚴謹的治學態度上。〈符讀書城南〉這首詩,正是韓愈為了勉勵他的兒子韓符能勤奮向學所寫的。在詩中韓愈強調了為學的重要性,他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有學問,治學唯勤,不勤勞的話無法有所成就。就好像有兩個小孩,從小一起玩耍嬉戲,還看不出來有什麼差別。後來一個勤學,另一個則否,等到他們都長大成人,勤學的孩子成為人中之龍,不勤學的孩子則庸庸碌碌。於是勤學的孩子仕途得意,如同駿馬飛馳而去,再也看不到他那庸碌不學有如蟾蜍的朋友。後來「飛黃騰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得意於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