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才盡江淹

ㄘㄞˊ ㄐㄧㄣˋ ㄐㄧㄤ ㄧㄢ

猶「江郎才盡」。見「江郎才盡」條。01.清.李漁〈次韻和顧赤方見贈〉詩三首之二:「負君白眼為予青,才盡江淹鬢已星。」 

辨識

參考詞語:「江郎才盡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江郎才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江郎才盡」這句成語出自於南朝梁大詩人江淹的故事。江淹雖然從小家境貧寒,卻極為好學,年少時就能寫出很好的詩和文章,在文壇上享有盛名,大家都稱他為「江郎」。但到了晚年的時候,江淹在文學上的表現大不如前,文筆變得平淡乏味,毫無特色。傳說在他辭退宣城郡守後,有一夜在冶亭獨睡時,夢見一個美男子,自稱是東晉時的著名文人郭璞。他對江淹說:「我有一枝筆放在你那兒已經很多年,現在應該還給我了。」江淹伸手到懷裡一探,果然找到一枝五色的彩筆,他便將這枝筆交還郭璞。從此以後,江淹便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好的詩句。當時大家便都傳言江淹才盡」,也就是說江淹的文才已經用盡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江郎才盡」,用來比喻文人的才思枯竭,無法再創佳句。出現江郎才盡」的書證如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卷一.劉芙初編修》:「芙初本驚才絕豔,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才盡。」

書證

  1. 清.李漁〈次韻和顧赤方見贈〉詩三首之二:「負君白眼為予青,才盡江淹鬢已星。」

在其他地方搜尋「才盡江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