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宋.張耒〈司馬遷論下〉:「蓋其尚氣好俠,事投其所好,故不知其言之不足信,而忘其事之為不足錄也。」 02.《金史.卷一二九.佞幸列傳.序》:「嗜欲不獨柔曼之傾意也,征伐、畋獵、土木、神仙,彼為佞者皆有以投其所好焉。」 03.《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富翁見說是丹術,一發投其所好。」 04.《鏡花緣》第一五回:「原來他們當日也同常人一樣,後來因他生性鄙吝,一毛不拔,死後冥官投其所好,所以給他一身長毛。」 05.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一○.收藏.元》:「德璉長于新樂府,當時為楊鐵崖所稱,故此卷所書樂府為多,豈亦投其所好耶?」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二回:「這位侯中丞是北邊人,本有北邊的嗜好;到了福建,聞說福建恰有此風,那真是投其所好了。」
迎合他人的愛好。
參考詞語:「從其所好、投其所喜、趨其所好、阿其所好」
「投其所好」原作「阿其所好」。「阿」或「投」,都有「迎合」他人的意思。人在做事或評斷人物時,經常受自我私心的影響,而有偏頗的想法或作法,甚至會因外在環境的因素而投他人之喜好,看人眼色來辦事。《孟子》書中記載一段有關於孔子弟子宰我、子貢、有若三人對於夫子成就的評價。孟子說:「像宰我、子貢、有若這三個人,他們的智慧和識見都足以瞭解聖人,所以當他們三人在稱揚孔子的時候,雖有誇大之處,卻不至於用私心,去迎合、阿附他們所尊敬的人。」孟子的用意,在於讓公孫丑了解,從這三個人所說的話,可以知道人們對於孔子的推崇。後來「投其所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迎合他人的愛好。出現「投其所好」的書證如宋.張耒〈司馬遷論下〉:「蓋其尚氣好俠,事投其所好,故不知其言之不足信,而忘其事之為不足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