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禦、抵擋。如:「反抗」、「抗敵」、「抗暴」、「八年抗戰」。列子.黃帝:「而以道與世抗,必信矣夫。」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降乎?」
違逆、不順從。
對等、匹敵。如:「抗衡」、「分庭抗禮」。後漢書.卷四十.班彪傳下:「榮鏡宇宙,尊無與抗。」章懷太子.注:「抗,猶敵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
舉。
剛直、正直。
高尚。
姓。如漢代有抗徐。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版本編號:20230222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資料來自moedict-data-twblg
一時扣留。
抵抗。
(1) 抗下--teh;抗租; 錢抗--teh m̄還--人。(2) 抗命。
《台日大辭典台語譯本》
原作者:小川尚義
台文翻譯kap編修:Lîm Chùn-io̍k(林俊育)長老
以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Sio-kâng方式分享 3.0 台灣 (CC BY-NC-SA 3.0 TW) 授權
資料來自 ChhoeTaigi 的字詞資料庫
台文版原始網站;台文版原 GitHub 儲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