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曾參殺人

ㄗㄥ ㄕㄣ ㄕㄚ ㄖㄣˊ
  1. 曾參在費地時,有一個與他姓名相同的人殺了人,誤傳為曾參殺人,曾母起先不信,但經人再三的傳告,便信以為真,丟下手中正在織布的杼,嚇得逃跑了。典出《戰國策.秦策二》。後比喻流言可畏誣枉災禍。唐.韓愈〈釋言〉:「市有虎,而曾參殺人,讒者之效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二齣:「這冤怎伸,硬疊成曾參殺人!」也作「曾母投杼」。

曾參殺人

ㄗㄥ ㄕㄣ ㄕㄚ ㄖㄣˊ

戰國策.秦策二》

用法

用在「流言可畏」的表述上。

有鑒於「參曾殺人」的故事,你行事可要更加小心。 如果這些沒有根據的謠言一再傳來,就可能發生曾參殺人的效果。 聽多了這些有如曾參殺人的謠言,就連平時的夥伴也開始對他產生懷疑。 由於新聞媒體常常未經查證就大肆報導,所以社會不斷上演曾參殺人的鬧劇。

例句

  1. 《戰國策.秦策二》:「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踰牆而走。」(源)
  2. 南朝宋.鮑照〈謝隨恩被原表〉:「由臣悴賤,可悔可誣。曾參殺人,臣豈無過?」
  3. 唐.李端〈雜歌〉詩:「秦庭野鹿忽為馬,巧偽亂真君試思。伯奇掇蜂賢父逐,曾參殺人慈母疑。」
  4. 唐.韓愈〈釋言〉:「市有虎,而曾參殺人,讒者之效也。」
  5. 明.張岱〈投杼操〉:「昔曾子作《孝經》,而玄雲聚於北極,蒼蒼者天,惟孝能格。奈何曾參殺人,而母猶信之不及。」
  6.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二齣:「這冤怎伸,硬疊成曾參殺人!」

辨識

反義:參殺人

人言可畏,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典故說明

比喻流言可畏或稱誣枉的災禍


在其他地方搜尋「曾參殺人」

有提到「曾參殺人」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