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水滸後傳》第一二回:「正是一對佳人才子。雖在海外,也是一國駙馬,富貴無窮,況天緣是月下老人赤繩繫定的,不必多疑。」 02.《紅樓夢》第五七回:「自古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預先註定,暗裡只用一根紅絲,把這兩個人的腳絆住。」 03.《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世傳月下老人專司人間婚姻事,今生夫婦已承牽合,來世姻緣亦須仰藉神力 。」 04.《兒女英雄傳》第九回:「莫非他心裡有這段姻緣,自己不好開口,卻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先說定了我的事,然後好借重我爹媽給他作個月下老人。」 05.《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今日這喜事,不但有媒有妁,并且還請得是成雙成對的媒妁,餘外更多著一位月下老人。」
指主管男女婚姻的神。&指媒人。
唐朝時有個名叫韋固的人,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裡。一天晚上,韋固走出南店,看到斜月下有一個老人靠著一個布袋,坐在階梯上,藉著月色看書,韋固便好奇地走近。老人告訴韋固,那書記載著天下男女的姻緣,布袋裡的紅繩,是用來繫住有緣男女的腳,將來會結成夫妻。老人還告訴韋固,他的妻子是市場賣菜盲婦懷裡的三歲小女孩。韋固聽了很不高興,覺得盲婦的小女孩根本配不上自己。韋固氣得找人刺殺小女孩,但那人一時失手,只在小女孩眉心劃了一刀。轉眼過了十四年,韋固娶了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長得很美,只是眉間常貼著一片花子,連沐浴時都不曾拿掉。韋固覺得很奇怪,於是便逼問妻子,妻子說:「小時候保母抱著我去市場時,被一個狂賊刺殺,留下一個刀痕,所以用花子遮蓋。」韋固聽了,突然想到十四年前的往事,便緊張地問說:「那保母是不是一個失明的婦人?」妻子答說:「是啊!」韋固驚訝不已,想到當年月下老人說的話,深覺男女的姻緣,果真是上天註定,沒有人可以改變。此事傳到宋城,宋城的地方官即將南店題為「定婚店」。因為故事中的月下老人正是掌管人間姻緣的人,所以後來「月下老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主管男女婚姻的神。亦借指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