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歡喜高興的樣子。※語或出《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 △「歡欣鼓舞」
01.《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當下權且歡天喜地,並無他說。明日捉個空,便一逕到臨安府前叫起屈來。」(源) 02.元.杜仁傑〈集賢賓.暑纔消大火漸西套.節節高〉曲:「爭妍鬥巧,笑聲舉,歡天喜地。」 03.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現將著夫人誥敕,縣君名稱,怎生待歡天喜地,兩隻手兒分付與。」 04.《水滸傳》第一七回:「兩個小頭目聽了這話,歡天喜地說道:『好了!眾人在此少待一時。』」 05.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三四齣:「每常間不曾見你歡天喜地,今日為何這等喜地歡天?」 06.《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三巧兒叫買辦的,把三分銀子打發他去,歡天喜地,上樓去了。」 07.《初刻拍案驚奇》卷八:「眾人歡天喜地,分明是鬼門關上放將轉來,把頭似搗蒜的一般,拜謝了大王,又謝了陳大郎。」 08.清.袁于令《西樓記》第一九齣:「我只為愛你,吞聲忍氣,但憑發付,也難得我勾了,如今已娶回家,可不該歡天喜地?」 09.《紅樓夢》第二回:「那天約二更時,只見封肅方回來,歡天喜地。」
非常歡喜高興的樣子。
近義:心花怒放、欣喜若狂、眉開眼笑、喜氣洋洋、興高采烈、歡欣鼓舞
參考詞語:「喜地歡天」
「歡天喜地」及「歡欣鼓舞」都有歡樂高興的意思。
「歡天喜地」側重於形容歡喜快樂的氣氛;「歡欣鼓舞」側重於形容歡樂並且振奮的情緒。 |
歡天喜地 歡欣鼓舞 ○ ㄨ 他一得知自己中了頭獎,便∼通知家裡的每個人。 ㄨ ○ 慶祝會上,由眾所期盼的董事長親自主持,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的神情。
「歡天喜地」是個很淺顯的成語,常被用來形容人非常歡喜高興的樣子,較早見於宋代話本小說《錯斬崔寧》。其故事內容描述一個名叫劉貴的人,夜裡被闖入的盜賊殺死,而劉妻誤以為是他的小妾與崔寧謀財害命,於是告到官府去,官方又草率斷案,將小妾和崔寧判了死刑。一年後,劉妻陰錯陽差地成了那個盜賊的押寨夫人,在一次閒聊時,赫然發現此人才是當年謀殺親夫的真凶。劉妻心中懊悔不已,但表面上裝作沒事,仍是一付「歡天喜地」的樣子,第二天才偷空到官府報案,為夫報仇。「歡天喜地 」也常見於其他戲曲小說裡,如《水滸傳》第一七回中,曹正等人綁著魯智深,假意要將他獻給二龍山的山大王鄧龍,鄧龍手下小嘍囉見他們到來,「歡天喜地說道:『好了!眾人在此少待一時。』」然後趕緊報予山大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