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水月鏡花

ㄕㄨㄟˇ ㄩㄝˋ ㄐㄧㄥˋ ㄏㄨㄚ
  1. 比喻空幻不實在。也作「鏡花水月」、「水月鏡像」。

水月鏡花

ㄕㄨㄟˇ ㄩㄝˋ ㄐㄧㄥˋ ㄏㄨㄚ

猶「鏡花水月」。見「鏡花水月」條。01.《再生緣》第六七回:「水月鏡花空好看、不過是、今生如此算收梢。」

辨識

參考詞語:「鏡花水月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鏡花水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鏡花水月」原作「鏡像水月」。鳩摩羅什(西元344∼413)為東晉時高僧、是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佛經家之一、天竺人、七歲時隨母出家、總貫群經、妙解大乘。東晉隆安五年(西元401)、鳩摩羅什被後秦王姚興迎入長安、奉為國師、與僧肇、僧嚴一同從事譯經工作、並有系統地介紹教義理。當時漢譯佛經日多、但品質不一、內容難解。鳩摩羅什通曉多國語言譯筆簡潔暢達、為世所重。《遠什大乘要義問答》為鳩摩羅什與慧遠的問答錄、又稱《大乘大義章》、《鳩摩羅什法師大義》、書中闡明了大乘佛教的教義、並反覆論述有關法身的問題。佛家把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形成之物稱為「」、非此四大元素所形成之物則稱為「非色」。凡色、至少具有色、香、味、觸四種感覺之一、例如水有色、味、觸、風則只有觸。若是非色之物、就像鏡中的影像、水中的月亮、看來好像有實體、其實觸摸不著、只是個幻象。後來「鏡花水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虛幻不實在。

書證

  1. 《再生緣》第六七回:「水月鏡花空好看、不過是、今生如此算收梢。」

在其他地方搜尋「水月鏡花」

有提到「水月鏡花」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