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物以類聚

ㄨˋ ㄧˇ ㄌㄟˋ ㄐㄩˋ
  1. 性質相近的東西常聚集在一起。亦比喻壞人互相勾結。語本《易經.繫辭上》。
    [例]這些遊手好閒的人就是喜歡湊在一起,真是物以類聚。

物以類聚

ㄨˋ ㄧˇ ㄌㄟˋ ㄐㄩˋ
  1. 原指性質相近的東西常聚集在一起。語本《易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後多比喻壞人互相勾結。《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自古道:『物以類聚』。過遷性喜游蕩,就有一班浮浪子弟引誘打合。」

物以類聚

ㄨˋ ㄧˇ ㄌㄟˋ ㄐㄩˋ

同類的人或事物常聚集在一起。語本《易經.繫辭上》。後亦用「物以類聚」比喻壞人互相勾結「類聚群分」

用法

性質相近的東西常聚集在一起。&比喻壞人互相勾結。

用在「同質相聚」的表述上。&用在「勾結作惡」的表述上。

例句

  1. 這條街都是些賣衣服的店、真是物以類聚。
  2. 老師說用磁鐵去吸鐵粉、就是物以類聚的現象
  3. 她們一群人天天不是逛街就是打牌、真是物以類聚。
  4. 他們幾個都對火箭興趣、所以物以類聚、成立了火箭社。
  5. 迪化街是南北乾貨的集中區、來到此地才知道什麼叫做「物以類聚」。
  6. 俗話說物以類聚、你如果想認識他的為人、也許可以從他的朋友去觀察
  7. 你看他那些朋友、個個都是不務正業、這叫物以類聚。
  8. 他們是臭氣相投、物以類聚、整天就湊在一起為非作歹
  9. 這些歹徒個個都是前科累累、真是一丘之貉、物以類聚!

辨識

參考詞語:「方以類聚

典故說明

「物以類聚」原作「方以類聚」。此處的「」有兩解、一解為道、如君子依正道而行、小人依惡道而行、同道者才會相聚;一解為「」字的訛誤、應為「人以類聚」、意為同類的人會聚集在一起。無論何者、都是同類相聚的意思。《繫辭》可說是《易經》的通論、保留了《易經》諸傳的精神、以陰陽的對立與統一、探討了宇宙運行的根本法則。其中有「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一句、意思就是說︰「天下的人同類相聚、天下之物以群相分、性質相近的東西會聚集在一起、若是同於善道則為吉、同於惡道則為凶、因此吉凶就產生了。」後來「物以類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壞人互相勾結。

書證

  1. 《五燈會元.卷一四.護國欽禪師》:「有句無句、明來暗去。活捉生擒、捷書露布。如藤倚樹、物以類聚。」
  2. 無名氏〈明水賦〉:「月晃朗而遐臨、水潗㵫而潛至。……原夫物以類聚應因感生。水惟坎德、月實陰精、所謂聲同即應、氣合乃并。」
  3. 宋.范仲淹《范文正集.卷五.易義》:「天地亨而萬物以類聚、大人亨而天下以義聚。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4. 元.舒頔〈南山虎文〉:「悲夫!物以類聚、物之情也。今之人、深謀而懷毒有甚於斯、始於害人而終為人害、理之必然者。由其見之不明、悟之不蚤悟也。」
  5. 《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自古道:『物以類聚。』過遷性喜遊蕩、就有一班浮浪子弟引誘打合。」
  6.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六三.平巴拜》:「文秀見殺于東暘、東暘蒙誅于國柱、許朝隕命于承恩。始則虎狼之殘、物以類聚;繼而昆蟲之嚙、還相為攻。」

在其他地方搜尋「物以類聚」

有提到「物以類聚」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