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麥等穀類所吐的穗或草木所開的花。[例]麥秀、蘭秀
優異、傑出。[例]優秀、秀士、秀才
才智傑出的人。[例]後起之秀
清麗、俊美。[例]娟秀、清秀、山明水秀
表演、展現。[英]show[例]做秀、歌舞秀、秀球技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動
稻麥等穀類吐穗開花。《詩經.大雅.生民》:「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唐.聶夷中〈田家〉詩二首之一:「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泛指草木開花。唐.杜甫〈九日寄岑參〉詩:「是節東籬菊,紛披為誰秀?」
生長、成長。晉.顧愷之〈神情〉詩:「冬嶺秀寒松。」
表現、表演。為英語show的音譯。如:「秀一下」。
名
草木的花。漢.武帝〈秋風辭〉:「蘭有秀兮菊有芳。」《文選.張協.七命》:「方疏含秀,圓井吐葩。」
才智傑出的人。如:「後起之秀」。《晉書.卷六五.王導傳》:「顧榮、賀循、紀贍、周玘,皆南土之秀。」
演出、表演。如:「做秀」、「一場秀」。
姓。如春秋時宋有秀老。
形
草木繁茂。《宋史.卷六五.五行志.木志》:「漢陽軍有插榴枝於石罅,秀茂成陰。」宋.歐陽修〈醉翁亭記〉:「佳木秀而繁陰。」
清麗、俊美。如:「娟秀」、「清秀」、「山明水秀」。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
優異、傑出。如:「優秀」、「一枝獨秀」。《國語.齊語》:「秀民之能為士者,必足賴也。」《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河南守吳公聞其秀材,召置門下,甚幸愛。」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