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累卵之危

ㄌㄟˇ ㄌㄨㄢˇ ㄓ ㄨㄟˊ
  1. 蛋一個個疊高,則容易墜地破碎。比喻極其危險的情勢。《文選鍾會.檄蜀文》:「去累卵之危,就永安之計,豈不美與?」《三國演義》第九三回:「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

累卵之危

ㄌㄟˇ ㄌㄨㄢˇ ㄓ ㄨㄟˊ

猶「危如累卵」。見「危如累卵」條。01.《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引漢.劉向〈極諫用外戚封事〉:「事勢不兩大,王氏與劉氏亦且不並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則上有累卵之危。」02.《三國演義》第九三回:「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

辨識

參考詞語:「危如累卵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危如累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危如累卵」原作「危猶累卵」。《韓非子》的〈十過〉篇,內容是舉出辦理國事的十種重要的過失:小忠、小利、行僻、好音、貪愎、耽於女樂、離內遠遊、不聽忠臣、內不量力、國小無禮。再舉出故事加以證驗,說明若犯了這十種過失,即足以危身亡國。其中最後一項:國小無禮,韓非舉的例子是:從前晉國公子重耳在各國間流亡,經過曹國時,曹共公聽說重耳駢脅,就沒禮貌地趁重耳洗澡時跑去觀看。公子重耳因亡命他國,所以隱忍未發。當時曹國臣子叔瞻和釐負羈也在一旁,叔瞻勸諫曹共公說:「我看公子重耳不是個平常人,將來一定有所作為,您今天對他如此無禮,恐怕曹國就要受害了!」釐負羈也勸諫曹共公應該禮遇公子重耳,但不為曹共公接受。後來公子重耳重回晉國做君主,三年後,便出兵攻打曹國。曹國本來就是一個小國,夾在晉、楚兩大強國之間,曹國的君主就像重疊起來的蛋,隨時有跌破的可能。但曹共公的行事卻如此無禮,也不聽諫臣的意思,所以造成之後亡國的命運。後來「危如累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情況非常危險。

書證

  1. 《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引漢.劉向〈極諫用外戚封事〉:「事勢不兩大,王氏與劉氏亦且不並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則上有累卵之危。」
  2. 《三國演義》第九三回:「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

在其他地方搜尋「累卵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