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ㄅㄧㄢ
部,共15畫】
  1. 將長條形的東西交叉組織
    [例]編辮子、編草蓆、編草帽

  2. 順次排列。
    [例]編列編組、編排

  3. 蒐集整理。
    [例]編書彙編、編字典

  4. 創作。
    [例]編歌編曲編劇

  5. 捏造、用謊話騙人。
    [例]瞎編、編一套謊言

  6. 泛指書籍
    [例]巨編大著

  7. 量詞:(1) 計算書籍冊數的單位
    [例]人手一編
    (2) 計算分開書籍章節的編目的單位。如《老殘遊記》分初編、二編、外編。
    (3) 計算分套成編的同類型書籍的單位。如《四部叢刊》分初編、續編、三編。

ㄅㄧㄢ
部,共15畫】

  1. 連結、交叉組織。如:「編髮」、「編草蓆」。《楚辭.屈原.九章.悲回風》:「糾思心以為纕兮,編愁苦以為膺。」宋.蕭立之〈送人之常德〉詩:「編蓬便結溪上宅,採桃為薪食桃實。」

  2. 順次排列。如:「編列」、「編組」、「編排」、「編印」。《史記.卷八二.田單傳》:「(田單)與士卒分功,妻妾編於行伍之閒,盡散飲食饗士。」

  3. 蒐集整理。如:「編書」、「新編」、「彙編」、「編字典」。唐.元稹〈樂府古題序〉:「而纂者,由詩傳而下十七名,盡編為樂錄。」

  4. 創作。如:「編歌」、「編曲」、「編劇本」。

  5. 捏造、用謊話騙人。如:「瞎編」、「編一套謊言。」《紅樓夢》第一九回:「我把你爛了嘴的,我就知道你是編我呢!」

  1. 貫串書籍繩索。《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2. 古代書籍以簡牘編聯而成,所以書一冊稱為「一編」。如:「人手一編」。《漢書.卷四○.張良傳》:「出一編書。」唐.顏師古.注:「編謂聯次之也。聯簡牘以為書,故云:『一編』。」

  3. 泛指書籍。如:「巨編大著」。唐.韓愈〈進學解〉:「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

  4. 量詞
    (1)計算書籍章節編目的單位。如:「《老殘遊記》共分三編。」
    (2)計算同類型或相似的書籍分套成編的單位。如:「《四部叢刊》分初編、續編、三編。」

  5. 姓。如東漢有編訢。


有提到「編」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