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葉凋落,仍落回根處。比喻事物最後終須返回本源。《景德傳燈錄.卷五.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師》:「吾此形骸,歸必有所。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卻迴。』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紅樓夢》第一○○回:「兩家都是做官的,也是拿不定。或者那邊還調進來,即不然終有個葉落歸根。」也作「葉落糞本」。
比喻久居異鄉之人不忘本源,終究要返回家鄉。如:「他旅居海外多年,雖已功成名就,但他心中最企盼的還是葉落歸根。」《石點頭.卷六.乞丐婦重配鸞儔》:「當初公佐落魄歸家之日,親族中那個不把他嘲誚。至于父母,雖是親生兒子,惟恐逐之不去。今番廣濟縣中,是親非親,是友非友,惟恐招之不來。那吳公佐葉落歸根,思還廣濟。」也作「落葉歸根」。
樹葉凋謝後,落回根處。比喻事物最後終須返回本源。#語出《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付囑品第十》。後亦用以比喻久居異地之人返回家鄉。 △「木落歸本」
01.《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付囑品第十》:「葉落歸根,來時無口。」(源) 02.《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至于那鴇兒們,一發隨波逐浪,那曉得葉落歸根?」 03.《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二:「張福娘前番要跟回蘇州,是他本心,因不得自繇,只得強留在彼,又不肯嫁人,如此苦守。今見朱家要來接他,正是葉落歸根事務,心下豈不自喜?」 04.《醒世姻緣傳》第九二回:「你住的這三間房,就是你的葉落歸根的去處。有我一日,咱老妯娌兩個做伴說話兒。」 05.《紅樓夢》第一○○回:「兩家都是做官的,也是拿不定。或者那邊還調進來,即不然終有個葉落歸根。」 06.《兒女英雄傳》第一九回:「到底是個女孩兒家。便說眼前靠了你九公,合大娘子,這萍水相逢的師生姊妹,將來她葉落歸根,怎生是個結果?」
比喻久居異地之人返回家鄉。
反義:背井離鄉
參考詞語:「落葉歸根、葉歸根」
唐代高僧慧能,是禪宗的第六祖。他三十多歲到黃梅從弘忍學法。後回韶州,住在曹溪寶林寺傳授禪法。一天他召集眾徒,告訴大家說他八月時就會離開人世,在七月八日時,他忽然對門人說:「我要回新州,快幫我準備船隻。」大家都非常難過,苦苦哀求慧能留下。慧能告訴眾僧說:「有來就有去,這是理所當然的道理,我的形骸,也該有所歸宿,大家不必太傷心。」門人問說:「大師此去,什麼時候再回來?」慧能說:「樹葉凋謝,還是會落回根處,生命是沒有什麼規則可說的。」此處「葉落歸根」是用來比喻事物最後終須返回本源,後則多用以比喻久居異地之人返回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