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虎離山
ㄉㄧㄠˋ ㄏㄨˇ ㄌㄧˊ ㄕㄢ
引誘老虎離開牠盤踞的山頭。比喻用計誘使對方離開他的據點、以便趁機行事、達成目的。※語或出《西遊記》第五三回。
△「賺虎離窩」
用法
比喻用計誘使對方離開他的據點、以便趁機行事、達成目的。
用在「計策奸巧」的表述上。
例句
- 為了不讓他礙事、大夥決定用調虎離山計把他支開、好讓計畫順利進行。
- 二次大戰中、因為盟軍使用調虎離山之計、才能順利地在諾曼第登陸成功。
- 我這是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之計、將敵人誘騙出來後、再用主力直搗巢穴。
- 等他追趕一段路段、才警覺這是賊人的調虎離山、急奔返家、桌上寶物果然已失。
- 由於這個巧妙的調虎離山計、削弱了敵人大本營的兵力、使他順利達成了這次進擊的任務。
辨識
參考詞語:「吊虎離山」
典故說明
「調虎離山」指引誘老虎離開盤踞的山頭、藉機進入此山。此成語見於《西遊記》。《西遊記》第五三回中、提到唐三藏一行人西行取經時、唐三藏因誤飲子母河照胎泉的水、腹痛成胎、於是孫悟空來到一處寺廟、想要求得一碗落胎泉水治師父的病。但寺廟內的道人因與唐僧一行人有冤仇、不願意讓他取水。孫悟空於是叫沙和尚當他的助手、再一次來到寺廟。因有過之前一次失敗的經驗、孫悟空就想出一個方法、先把那個道人引出寺廟爭戰、沙和尚再趁著二人交戰的機會、探井取水。這個方法果然奏效、沙和尚已取了水、此時孫悟空正想趕盡殺絕、但沙和尚卻喊道:「饒了他吧!」孫悟空一聽、就告訴如意真仙、這次用「調虎離山」的計策、已經順利取了水、且念在他之前不曾犯法、於是就放了他一馬、並且警告他以後再有人來取水、不可以再有要挾、勒索的行為。後來「調虎離山」就用來比喻用計誘使對方離開他的據點、以便趁機行事、達成目的。
書證
- 《西遊記》第五三回:「先頭來、我被鉤了兩下、未得水去。纔然來、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來爭戰、卻著我師弟取水去了。」(源)
- 明.無名氏《英烈傳》第一三回:「太祖顧徐達曰:『此君弼調虎離山之計、引我入湖、頓兵圍繞、奈何、奈何!』」
- 《封神演義》第八八回:「取城只用哪吒、雷震子足矣。子牙公須是親自用調虎離山計、一戰成功。」
- 《九命奇冤》第三六回:「至於爵興、喜來二個、當時是用調虎離山之計、暫時把他調開、又怕他聞風遠颺、所以不等大人駕到、先移提回來、以備歸案的。」
-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八.妒律》:「一副狠心辣手、早定調虎離山、拔去眼釘、推入火坑、辱當罏而不惜。」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