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風雨飄搖

ㄈㄥ ㄩˇ ㄆㄧㄠ ㄧㄠˊ
  1. 比喻時局動蕩不安,極不穩定。語本《詩經.豳(ㄅㄧㄣ)風.鴟鴞》。
    [例]政治的不安定,造成國內局勢風雨飄搖,人人自危。

風雨飄搖

ㄈㄥ ㄩˇ ㄆㄧㄠ ㄧㄠˊ
  1. 本指樹上的鳥窩風雨飄蕩。語本《詩經.豳風.鴟鴞》:「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後比喻時局動蕩不安,極不穩定。宋.鄭清之〈念奴嬌.楚天霜曉〉詞:「多少風雨飄搖,夫君何素,晚節應難改。」

風雨飄搖

ㄈㄥ ㄩˇ ㄆㄧㄠ ㄧㄠˊ

「風雨飄搖」之「」,典源作「」。「」,同「」。受風雨的吹打而搖晃。語本《詩經.豳風.鴟鴞》。後用「風雨飄搖」比喻時局動盪不安,極不穩定。

用法

受風雨的吹打而搖晃。&比喻時局動蕩不安,極不穩定。

用在「風雨交加」的表述上。&用在「局勢動盪」的表述上。

例句

  1. 這棵大樹在風雨飄搖之中,屹立不搖
  2. 長熟的果實在風雨飄搖中被打落地面,讓果農看了好不心疼!
  3. 這個山間村落已經成了風雨飄搖的孤舟,隨時都有可能被山洪沖毀。
  4. 雖然局勢風雨飄搖,我們仍應處變不驚。
  5. 雖然一路走來風雨飄搖,但他終究是撐了過來。
  6. 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我們更應奮發向上,精誠團結。
  7. 在風雨飄搖的動盪局勢裡,唯有堅定信心的人才能克服難關
  8. 原本已經風雨飄搖的企業,哪裡承受得住再一次的金融風暴?

辨識

近義:杌隉不安

反義:安如磐石、四海昇平國泰民安

參考詞語:「風雨漂搖、風雨飄颻、漂搖風雨

典故說明

「風雨飄搖」原作「風雨漂搖」。《詩經》是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鴟鴞〉一詩為一隻母鳥訴說自己養育子女,築窩持家的辛勞與艱苦。全詩共四段,前三段敘述孩子被貓頭鷹抓走,以及自己為保全家園,費盡辛苦構築巢穴的過程。末段則用了「譙譙」、「翛翛」、「翹翹」、「嘵嘵」數個疊字描寫母鳥竭盡心力後的憔悴與朝不保夕的驚恐。母鳥自訴:「為了築巢,我的羽毛變得散亂枯焦,尾巴殘破得像是枯黃的稻草。但那窩巢在又高又危險的樹梢,被風雨吹打得搖搖晃晃,我內心無比恐懼,卻只能無助的哀叫。」此詩或有所寄託,今日已不可確知。後來「風雨飄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時局動盪不安,極不穩定。出現「風雨飄搖」的書證如宋.鄭清之〈念奴嬌.楚天霜曉〉詞:「多少風雨飄搖,夫君何素,晚節應難改。」

書證

  1. 宋.鄭清之〈念奴嬌.楚天霜曉〉詞:「多少風雨飄搖,夫君何素,晚節應難改。」
  2. 宋.范成大〈送文處厚歸蜀類試〉詩:「死生契闊心如鐵,風雨飄搖鬢欲絲。」
  3. 明.歸有光〈杏花書屋記〉:「(周)孺允兄弟數見侵侮,不免有風雨飄搖之患。如是數年,始獲安居。」

在其他地方搜尋「風雨飄搖」

有提到「風雨飄搖」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