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鳳舞龍飛

ㄈㄥˋ ㄨˇ ㄌㄨㄥˊ ㄈㄟ
  1. 形容山勢蜿蜒起伏,氣勢磅礴。《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看見山明水秀,鳳舞龍飛,果然是一個好去處。」也作「龍飛鳳舞」。

  2. 形容筆勢生動活潑。也作「龍飛鳳舞」。

鳳舞龍飛

ㄈㄥˋ ㄨˇ ㄌㄨㄥˊ ㄈㄟ

(一)即「龍飛鳳舞」。見「龍飛鳳舞」(一)。 (二)即「龍飛鳳舞」。見「龍飛鳳舞」(二)。

辨識

參考詞語:「龍飛鳳舞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龍飛鳳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草書為中國書法的一種書寫字體、為書寫方便、快速而產生、大約起於漢代。草書初創時稱為「章草」、是將隸書簡省點畫、保存波勢、草率寫成、但字字分離不相連綿。至漢末、相傳張芝脫去「章草」中保留的隸書筆畫形跡、將筆勢連綴、上下兩字時時相連、於是形成「今草」、即後世通行的草書。南朝梁武帝、名蕭衍、博學能文、並擅長書法、曾作〈草書狀〉一文、對草書變化多端的體態讚歎有加。他形容草書筆勢婀娜時如柔弱的柳樹、聳峙挺拔時如擺動的長松、婆娑委曲時如飛舞的鳳、宛轉周折時如蟠伏的龍、文云:「婆娑而飛舞鳳、宛轉而起蟠龍」、後來「龍飛鳳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書法筆勢飄逸、或形容多姿形容字跡潦草零亂。(二)天目山位於浙江省臨安縣西北與潛縣交接處、有東西兩峰、峰頂各有一池、左右相對、池水清澈冷冽、故名為「天目」。宋代岳珂《桯史》中引錄了一段其他典籍對天目山的描述:「天目山垂兩乳長、龍騫鳳舞到錢塘。」「錢塘」指的是錢塘江、位於浙江省杭州縣城以南;「兩乳」則應指天目山的東西兩峰。這兩句話描述了天目山氣勢之奔放、峰巒起伏蜿蜒至錢塘江。後來「龍飛鳳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山勢蜿蜒起伏、氣勢磅礴。

書證

  1. (一)01.《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等書法、也寫得這鳳舞龍飛、真令人拜服。」
  2. (二)01.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五一齣:「鳳舞龍飛作帝京、巍峨宮殿羽林兵。」

在其他地方搜尋「鳳舞龍飛」

有提到「鳳舞龍飛」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