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書寫方便、快速而產生的字體,大約起於漢代。初創時稱為「章草」。將隸書草率寫成,簡省點畫,保存波勢。其字個個分離不相連綿。至漢末,相傳張芝脫去章草的隸書筆畫形跡,而將筆勢連綴,前後文字時時相連,形成「今草」,即後世通行的「草書」。[例]依照發展的先後,草書可分為章草、今草、狂草。[△] 草體、草字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0821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書體名。為書寫方便、快速而產生的字體,大約起於秦漢之際。初稱「隸草」後漸成熟,至西漢中晚期形成規範,以施於章程(公文書),故名「章草」。將隸書草率寫成,簡省點畫,保存波勢。其字個個獨立,不相連綿。至漢末,相傳張芝脫去章草中保留的隸書筆畫形跡,而筆勢連綴,上下兩字時時相連,形成「今草」,即後世通行的「草書」。也稱為「草體」、「草字」。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