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七手八腳

ㄑㄧ ㄕㄡˇ ㄅㄚ ㄐㄧㄠˇ
  1. 形容人多,動作紛亂沒條理。
    [例]那個學生突然昏倒了,眾人趕忙七手八腳的把他抬到保健室

七手八腳

ㄑㄧ ㄕㄡˇ ㄅㄚ ㄐㄧㄠˇ
  1. 形容人多動作紛亂沒條理。《金瓶梅》第七回:「七手八腳將婦人床帳、裝奩、箱籠,搬的搬,抬的抬,一陣風都搬去了。」《紅樓夢》第七○回:「這裡小丫頭們聽見放風箏,巴不得一聲兒,七手八腳,都忙著拿出個美人風箏來。」

七手八腳

ㄑㄧ ㄕㄡˇ ㄅㄚ ㄐㄧㄠˇ

形容人多動作紛亂又沒條理語或出《續傳燈錄.卷二二.慶元府育王佛照德光禪師》。 手忙腳亂

用法

形容人多動作紛亂又沒條理。

用在「慌亂無章」的表述上。

例句

  1. 大家七嘴八舌加上七手八腳、現場真是亂成一團。
  2. 洪水漲得太快、只見居民七手八腳地忙著搬家具到高處。
  3. 主辦單位還沒來得及說明分配方式、一卡車的補給品、就被大夥兒七手八腳地搬個精光。
  4. 這小偷力氣真大、大家七手八腳、花了好大的勁兒才把他綁住
  5. 老王忽然昏倒了、鄰居們七手八腳地把他扶到騎樓下休息。
  6. 一見到廚房冒出火苗、大家七手八腳地忙著救火、卻沒人撥一一九求救。

辨識

近義:手忙腳亂

反義:不慌不忙有條不紊從容不迫

「七手八腳」及「手忙腳亂」都有緊張慌亂的意思。 「七手八腳」側重於人多手雜、用在很多人做同一件事的時候;「手忙腳亂」側重於沒有條理地忙亂、一個人或很多人一起時都可用。

七手八腳 手忙腳亂
○ ○ 老王忽然昏倒了、鄰居們∼地把他扶到騎樓下休息。
☓ ○ 看你∼的樣子、還是讓別人來做吧!

典故說明

漢語的語詞常見由「七、八」所構成、如:「七上八下」、「亂七八糟」、「七零八落」、「七歪八倒」、「七嘴八舌」等、這些例子大概都有不整齊、錯落的意思。「七手八腳」也是如此、用來形容人多動作紛亂又沒條理。比較早的出處見於《續傳燈錄.卷二二.慶元府育王佛照德光禪師》:「七手八腳、三頭兩面。」三頭兩面、就是比喻人詭譎善變、玩弄兩面手法。所以禪師語義當是用來形容塵世煩亂、人情複雜。因此要人「耳聽不聞、眼覷不見」、也就是有所不聞、有所不見的意思。後來「七手八腳」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人多動作紛亂又沒條理。這句成語常見於小說中、例如《金瓶梅詞話》第七回:「七手八腳將婦人床帳、裝奩、箱籠、搬的搬、抬的抬、一陣風都搬去了。」《紅樓夢》第七○回:「這裡小丫頭們聽見放風箏、巴不得一聲兒、七手八腳、都忙著拿出個美人風箏來。」這兩個例子都是在形容多人一起動手、煩亂一片的樣子

書證

  1. 《續傳燈錄.卷二二.慶元府育王佛照德光禪師》:「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源)
  2. 《朱子語類.卷五五.孟子.滕文公下》:「人也只孝得一個父母、那有七手八腳、愛得許多!」
  3. 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一折:「三牛車的文書、與小人三日假限便要完、便有那七手八腳、也攢造不來。」
  4. 《金瓶梅詞話》第七回:「(薛嫂兒)、領率西門慶家小廝伴當、……七手八腳、將婦人床帳、裝奩、箱籠、搬的搬、抬的抬、一陣風都搬去了。」
  5. 《醒世恆言.卷一八.施潤澤灘闕遇友》:「眾匠人聞言、七手八腳、一會兒便安下柱子、抬梁上去。」
  6. 《紅樓夢》第二六回:「吃了茶、薛蟠即命人擺酒來。說猶未了、眾小廝七手八腳擺了半天、方纔停當歸坐。」
  7. 《儒林外史》第三回:「眾人七手八腳將他扛抬了出來、貢院前一個茶棚子裡坐下、勸他喫了一碗茶、猶自索鼻涕、彈眼淚、傷心不止。」
  8. 《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說話間、那班婦女就七手八腳、各人找各人籤帖兒、都要求老爺破說。」
  9.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四回:「左右的、聽了這話便七手八腳、把當事拿了、交給差役、往班房裡一送。」

在其他地方搜尋「七手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