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室」,同住在一個房子的人,引申為自家人。語出《孟子.離婁下》。「操戈」,拿著兵器追殺。語本《左傳.昭公元年》。「同室操戈」指自家人彼此持戈相殺,用以比喻兄弟不睦或內部的爭鬥。 △「入室操戈」
01.清.江藩《宋學淵源記》卷上:「為宋學者,不第攻漢儒而已也,抑且同室操戈矣。」 02.清.許秋垞《聞見異辭.卷二.王孝廉幻術》:「汝等嗜財如此,致同室操戈,何不念仁親為寶歟?」 03.清.陸玉書〈諭訟師〉詩:「百計誘之騎虎背,欲下不能惟我聽。遂令親戚成仇讎,甚且同室操戈矛。」 04.《孽海花》第二九回:「現在黃族瀕危,外憂內患,豈可同室操戈,自相殘殺乎?」
比喻兄弟不睦或內部的爭鬥。
「同室操戈」係由「同室」和「操戈」組合而成。「同室」是出自《孟子.離婁下》,孟子認為,大禹、后稷和顏回這三位聖賢,都致力於行仁善之道,以拯救世人,心中急切的程度,就好像看到同一個家裡的人互相打架,披頭散髮、急忙地跑去勸阻。因此「同室」指同一家人。「操戈」則見於《左傳.昭公元年》。春秋時鄭國徐吾犯的妹妹長得很美,公孫楚雖早已將她聘定,公孫楚的堂哥公孫黑卻想強行納聘。徐吾犯不敢得罪兩人,就交給妹妹自行選擇嫁給何人。徐吾犯的妹妹最後選擇了公孫楚,公孫黑知道後,就想把公孫楚殺了,好奪走徐吾犯的妹妹,二人「執戈逐之」,拿著兵器互相追殺,最後公孫黑負傷而回。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同室操戈」,用來比喻兄弟不睦或內部的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