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風,破浪前進。#語本《宋書.卷七六.列傳.宗慤》。後亦用「乘風破浪」比喻人志向遠大,不畏艱難,奮勇前進。 △「披荊斬棘」
01.《宋史.卷四五○.忠義列傳.張順》:「夜漏下三刻,起碇出江,以紅鐙為識。貴先登,順殿之,乘風破浪,徑犯重圍。」 02.《文明小史》第一五回:「小火輪動鼓機器,便見一溜煙乘風破浪的去了。」 03.《洪秀全演義》第一○回:「洪軍如乘風破浪,直進軍心,又把張嘉祥困住;嘉祥料不能脫身,急生一計,下馬向仁發投降。」 04.《痛史》第一七回:「且說大隊船隻,乘風破浪,不日來到厓山。」 05.《孽海花》第二四回:「東海湄,扶桑涘,欲往從之多蛇豕!乘風破浪從此始。」
順著風,破浪前進。&比喻人志向遠大,不畏艱難,奮勇前進。
近義:披荊斬棘
參考詞語:「破浪乘風、長風破浪」
根據《宋書.卷七六.宗慤(ㄑㄩㄝˋ)列傳》中記載,南朝宋的振武將軍宗慤,年輕時勇敢有膽識,練就一身好武藝,但因個性不受拘束,有時會意氣用事。他的叔父宗炳曾問他將來的志向,他回答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充分表示他胸懷大志,有不畏艱難、奮勇前進的精神。宗炳是個高尚清流的人,長年隱居,專務讀書、作畫,皇帝曾請他作官,都被婉拒。由於他深知姪兒的個性,聽了這番話,不免有些擔心,認為這個姪兒將來不是揚眉吐氣,就是會連累家族。後來宗慤受人提拔,又因攻打林邑國有功,替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受到皇帝讚賞,並封他為「洮陽侯」。「乘風破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本義為順著風、破浪前進,後亦用於比喻人志向遠大,不畏艱難,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