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奇珍異品,等待高價出售。比喻利用某種專長或有價值的東西以謀利。語出《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列傳》。
01.《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列傳》:「子楚,秦諸庶孽孫,質於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源) 02.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二.龍君楊少參》:「維時又有無賴青衿王制者,同一斥吏,偽造海中丞瑞疏,醜詆江陵,刻印遍售。此不過欲博酒食資耳。時操江胡都御史檟得之,大喜,以為奇貨可居。」 03.《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卜喬心中暗想:『昨日被官軍搶去包裹,正沒盤纏。天生這碗衣飯,送來與我,正是奇貨可居。』」 04.《醒世姻緣傳》第九四回:「這樣納粟監生,家裡銀錢無數,幹了這等不公不法的勾當,逼死了結髮正妻。他若不肯求情行賄,執了法問他抵償,怕他逃往那裡去!這是奇貨可居,得他一股大大的財帛,勝似那零挪碎合的萬倍。」
比喻利用某種專長或有價值的東西以謀利。
參考詞語:「居為奇貨」
據《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列傳》載:戰國時有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呂不韋,他雖然事業有成,但深感商人社會地位太低,所以萌發了從政的雄心。當時,秦安國君有一個兒子名叫子楚,他被送到趙國當人質。由於秦國屢次攻打趙國,所以趙國對子楚很不禮遇,生活用度也不寬裕,經濟拮据,日子過得很不稱心。當時呂不韋正好在趙都邯鄲做生意,看到子楚的特殊背景和處境,認為「奇貨可居」,於是就去求見子楚。呂不韋對子楚說:「我能光大你的門庭。」子楚聽後笑著說:「您還是先光大自己門庭,然後再光大我的門庭吧!」呂不韋說:「您有所不知,我的門庭是有待您的門庭光大後才能光大啊!」子楚心知呂不韋所說意思,便和他促膝深談。呂不韋告訴子楚自己的計畫:秦昭王死後,安國君得立為秦王,如果安國君華陽夫人能立子楚為繼承人,那麼子楚就可爭到太子之位。後來呂不韋的計畫果然成功了,子楚被立為太子,繼位為國君,於是拜呂不韋為丞相。呂不韋果然因為子楚這個奇貨,而得到了數不盡的名與利。後來「奇貨可居」就用來比喻利用某種專長或有價值的東西以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