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賭博時將所有資本下注。#語出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六。「一擲」、擲一次骰子來決定勝負。※語或出《晉書.卷八五.何無忌列傳》。後以「孤注一擲」指賭博時、傾其所有而下注、並以一擲決定勝負。比喻危急時、投入全部力量、作最後的冒險。 △「背水一戰」
比喻危急時、投入全部力量、作最後的冒險。
用在「奮力一搏」的表述上。
「孤注一擲」及「背水一戰」都有求取存續的意思。 「孤注一擲」側重於使用冒險的手段;「背水一戰」則側重於無退路之下奮勇向戰。
孤注一擲 背水一戰 |
○ ☓ 他為了讓公司起死回生、所以將資金∼、盡數投入股市。 |
☓ ○ 形勢已不容我軍有後退之路、大家只有∼、和敵人拚一死活了! |
「孤注一擲」原是一種賭博的行為。賭徒輸錢後、將身上所剩的財物通通拿出來、賭最後一把的輸贏、就叫作「孤注一擲」。文獻上、「孤注」一語可以在宋代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六記載的一段話中看到。這段記載提到了宋真宗時、因為契丹人入侵、宰相寇準建議真宗御駕親征。雙方會戰於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ㄔㄢˊ)淵、宋戰勝遼國、並於澶淵定盟和解。真宗為此事更加器重寇準、卻引起大臣王欽若的嫉妒。王欽若有一次趁機向真宗說:「澶淵一戰、寇準是拿皇上當作孤注、和契丹人賭最後一把。萬一賭輸了、皇上豈不是就危險了?」這裡就用了「孤注」。至於「一擲」、出現得更早。在《晉書.卷八五.何無忌列傳》中、提到何無忌聯合劉裕等人、起兵征伐桓玄。有人向桓玄說這些人只是烏合之眾、不用害怕。哪知桓玄說:「劉裕這個人、家中可能連一石(ㄉㄢˋ)米的存糧都沒有、賭摴蒲(ㄕㄨ ㄆㄨˊ)的時候、卻可以不計生活是否過得下去、照樣一擲百萬。這等豪氣、怎可以小看?」這裡就用了「一擲」。可見「一擲」原是指賭博下注的行為。把這兩個詞語合起來用的文獻、可以在《元史.卷一二七.伯顏列傳》中看到。伯顏率軍攻打陽羅堡、守城宋軍拒不投降、大家說:「我輩受宋厚恩、戮力戰死、此其時也、安有叛逆歸降之理?被吾甲兵、決之今日、我宋天下、猶賭博孤注、輸贏在此一擲爾!」意思就是說:大家準備決一死戰、大宋天下的存亡、就在此孤注一擲了。後來「孤注一擲」演變成一句成語、除賭博下注的原義外、常用來比喻危急時、投入全部力量、作最後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