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孤注一擲

ㄍㄨ ㄓㄨˋ ㄧ ㄓˊ
  1. 賭博時,一次投下所有賭注,希望能贏錢。
    [例]他狠下心來,孤注一擲,結果輸個精光。

  2. 比喻危急時投注全力,冒險行動。
    [例]現今情勢,只好背水一戰,孤注一擲了。

孤注一擲

ㄍㄨ ㄓㄨˋ ㄧ ㄓˊ
  1. 賭博時,傾其所有而下注,由一擲來決勝負,希望最後能贏錢。後多比喻危急時投入全部力量,作最後的冒險行動。《孽海花》第三三回:「無如,他被全臺的公憤逼迫得沒有回旋餘地,只好挺身而出,作孤注一擲了。」

孤注一擲

ㄍㄨ ㄓㄨˋ ㄧ ㄓˊ (變) ㄍㄨ ㄓㄨˋ ㄧˋ ㄓˊ

孤注」、賭博時將所有資本下注語出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六。「一擲」、擲一次骰子來決定勝負語或出《晉書.卷八五.何無忌列傳》。後以「孤注一擲」指賭博時、傾其所有而下注、並以一擲決定勝負。比喻危急時、投入全部力量、作最後的冒險背水一戰

用法

比喻危急時、投入全部力量、作最後的冒險。

用在「奮力一搏」的表述上。

例句

  1. 他這種孤注一擲的做法、太冒險了。
  2. 他這種孤注一擲的賭徒作風、我並不欣賞
  3. 事情真是糟糕、且讓我孤注一擲、找出生機
  4. 這種孤注一擲的風險、我也知道、但無可奈何啊!
  5. 事情既已如此、也只有孤注一擲、全力拚拚看了。
  6. 已無其他辦法、最後只好孤注一擲、看看能不能扭轉局勢?
  7. 他竟然把所有積蓄孤注一擲去簽彩券、難怪會落得一無所有。
  8. 他為了讓公司起死回生、所以將資金孤注一擲、盡數投入股市。

辨識

近義:背水一戰背城借一破釜沉舟

「孤注一擲」及「背水一戰」都有求取存續的意思。 「孤注一擲」側重於使用冒險的手段;「背水一戰」則側重於無退路之下奮勇向戰。

孤注一擲 背水一戰
○ ☓ 他為了讓公司起死回生、所以將資金∼、盡數投入股市。
☓ ○ 形勢已不容我軍有後退之路、大家只有∼、和敵人拚一死活了!

典故說明

「孤注一擲」原是一種賭博的行為。賭徒輸錢後、將身上所剩的財物通通拿出來、賭最後一把的輸贏、就叫作「孤注一擲」。文獻上、「孤注」一語可以在宋代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六記載的一段話中看到。這段記載提到了宋真宗時、因為契丹人入侵、宰相寇準建議真宗御駕親征。雙方會戰於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ㄔㄢˊ)淵、宋戰勝遼國、並於澶淵定盟和解。真宗為此事更加器重寇準、卻引起大臣王欽若的嫉妒。王欽若有一次趁機向真宗說:「澶淵一戰、寇準是拿皇上當作孤注、和契丹人賭最後一把。萬一賭輸了、皇上豈不是就危險了?」這裡就用了「孤注」。至於「一擲」、出現得更早。在《晉書.卷八五.何無忌列傳》中、提到何無忌聯合劉裕等人、起兵征伐桓玄。有人向桓玄說這些人只是烏合之眾、不用害怕。哪知桓玄說:「劉裕這個人、家中可能連一石(ㄉㄢˋ)米的存糧都沒有、賭摴蒲(ㄕㄨ ㄆㄨˊ)的時候、卻可以不計生活是否過得下去、照樣一擲百萬。這等豪氣、怎可以小看?」這裡就用了「一擲」。可見「一擲」原是指賭博下注的行為。把這兩個詞語起來用的文獻、可以在《元史.卷一二七.伯顏列傳》中看到。伯顏率軍攻打陽羅堡、守城宋軍拒不投降、大家說:「我輩受宋厚恩、戮力戰死、此其時也、安有叛逆歸降之理?被吾甲兵、決之今日、我宋天下、猶賭博孤注、輸贏在此一擲爾!」意思就是說:大家準備決一死戰、大宋天下的存亡、就在此孤注一擲了。後來「孤注一擲」演變成一句成語、除賭博下注的原義外、常用來比喻危急時、投入全部力量、作最後的冒險。

書證

  1. 宋.辛棄疾〈九議〉:「於是乎『為國生事』之說起焉、『孤注一擲』之喻出焉。」
  2. 元.張憲〈澶淵行〉詩:「親征雄謀出獨斷、孤注一擲先得梟。」
  3. 《孽海花》第三三回:「無如他被全臺的公憤、逼迫得沒有回旋餘地、只好挺身而出、作孤注一擲了。」

在其他地方搜尋「孤注一擲」

有提到「孤注一擲」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