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張口結舌

ㄓㄤ ㄎㄡˇ ㄐㄧㄝˊ ㄕㄜˊ
  1. 張開嘴巴,卻舌頭打結。形容恐懼慌張,或理屈說不出話的樣子
    [例]他被問得張口結舌,不知所措。

張口結舌

ㄓㄤ ㄎㄡˇ ㄐㄧㄝˊ ㄕㄜˊ
  1. 結舌,舌頭打結。張口結舌形容恐懼慌張,或理屈說不出話的樣子。《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公子被他問的張口結舌,面紅過耳,坐在那裡,只管發怔。」

張口結舌

ㄓㄤ ㄎㄡˇ ㄐㄧㄝˊ ㄕㄜˊ

結舌,舌頭打結。「張口結舌」形容恐懼慌張,或理屈說不出話的樣子語本《莊子.秋水》。 邯鄲學步」、「啞口無言」、「瞠目結舌

用法

形容恐懼慌張,或理屈說不出話的樣子。

用在「無話可說」的表述上。

例句

  1. 他被突來的質疑問得張口結舌,不知所措。
  2. 謊言識破時,他張口結舌,慌忙地離開。
  3. 他在眾人的追問下,一時之間,張口結舌,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4. 老師突然把打瞌睡的學生叫起來提問,讓他張口結舌地說不出話來。
  5. 這個嫌犯雖然預先編了一套說辭,但一看到警察,卻慌亂得張口結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辨識

近義:啞口無言理屈詞窮瞠目結舌

反義:口若懸河侃侃而談喋喋不休滔滔不絕呶呶不休

典故說明

「張口結舌」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恐懼慌張,或理屈說不出話的樣子。在《莊子》的〈秋水〉篇中有記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談:公孫龍認為自己最通達事理,博聞善辯,勝過所有口才好、學識高的人。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為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認為公孫龍就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這樣以管窺天、以錐指地是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的玄妙之處,要他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就像邯鄲學步,非但沒有學成,反而將自己原有的學問失去了。公孫龍聽了魏牟的話後,「口呿而不合,舌舉而不下」,意思是說嘴巴張開而合不攏,舌頭舉起卻放不下,也就是張口結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典源又見《莊子.天運》。內容敘述孔子與老子討論「仁義」,孔子聽了老子博大的見解後,「口張而不能嗋」(嗋,音ㄒㄧㄝˊ,合、閉。)意思是說嘴巴張開閉不起來,不知如何回答。後來「張口結舌」這句成語就從莊子「口呿而不合,舌舉而不下」、「口張而不能嗋」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恐懼慌張,或理屈說不出話的樣子。

書證

  1. 《醒世姻緣傳》第八五回:「一連兩個本合投各衙門的揭帖,做的好多哩著,不緊不慢,辨得總督張口結舌回不上話來,沒奈何叫他辦了個軍罪。」
  2. 《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公子被他問的張口結舌,面紅過耳,坐在那裡只管發怔。」
  3. 《七俠五義》第三回:「急來外邊看時,山門已經倒鎖了。又看別處,竟無出路,急忙跑回。包公尚可自主,包興張口結舌說:『三爺,咱們快想出路才好。』」
  4. 《三俠五義》第二九回:「且說丫鬟奉命溫酒,剛然下樓,忽聽『哎喲』一聲,轉身就跑上樓來,只嚇得他張口結舌,驚慌失措。」

在其他地方搜尋「張口結舌」

有提到「張口結舌」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