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陳出新」之「出」,典源作「致」。推,排除、去除。致,招致、引來。「推陳出新」本指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語本宋.費袞《梁谿漫志.卷九.張文潛粥記》。後用「推陳出新」比喻排除老舊的,創造出嶄新的事物或方法。
01.《明史.卷一六四.范濟列傳》:「願陛下因時變通,重造寶鈔,一準洪武初制,使新舊兼行。……嚴偽造之條,開倒換之法,推陳出新,無耗無阻,則鈔法流通,永永無弊。」 02.清.方薰《山靜居詩話》:「詩固病在窠臼,然須知推陳出新,不至流入下劣,此慈溪葉丈鳳占之論也。」 03.清.張雲璈〈詠倉儲〉詩:「倉儲所積穀,本為不虞設。有斂必有散,取盈不取缺。推陳而出新,其理自可澈。」 04.清.劉開〈與阮芸臺宮保論文書〉:「韓退之取相如之奇麗,法子雲之閎肆,故能推陳出新。」 05.《清史稿.卷一○七.選舉志二》:「(沈葆楨)請選派前、後堂生分赴英、法,學習製造駕駛之方,及推陳出新、練兵制勝之理。」
比喻排除老舊的,創造出嶄新的事物或方法。
參考詞語:「刊陳出新、推陳易新、推陳致新、翻陳出新」
「推陳出新」原作「推陳致新」。宋代費袞《梁谿漫志》論及對同朝張文潛〈粥記〉一文「勸人每日食粥以為養生之要」的看法。起初,他認為這個主張很可笑,但是在看過《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列傳》的記載:陽虛侯的宰相趙章生病,名醫太倉公淳于意診斷五天後就會死,可是到第十天才死,這是因為趙章平日喜愛吃粥的緣故。又看到蘇軾的書帖上寫:「夜裡肚子餓,吳子野勸我吃白粥,說是可以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有利於橫膈和調養胃。」才相信張文潛的言論。後來「推陳出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排除老舊的,創造出嶄新的事物或方法。《明史.卷一六四.范濟列傳》云:范濟奏請宣宗改革幣制,發行新紙鈔,即用「推陳出新」一語,表達除舊更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