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有圖案可作為標幟、號令或紀念的布帛或紙等。[例]國旗、軍旗、錦旗
清代軍隊的部署單位。
清代蒙古的行政區域。相當於「縣」。
滿族的。[例]旗袍、旗人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名
裝在竿上,有特別圖案,作為某種標幟或號令的布帛或紙。如:「國旗」、「旌旗」、「令旗」、「搖旗吶喊」。《文選.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而響應。」宋.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詞:「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
清代軍隊的部署單位。參見「八旗」條。
清代蒙古的行政區域。相當於「縣」。參見「盟旗制度」條。
姓。如漢代有旗光。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