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有所分別的。與「同」相對。[例]異議、異族、異性
另外的、別的。[例]異日、異故
特別、不平常。[例]異士、異能、異稟
分開。[例]離異、分異
驚怪。[例]訝異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形
特別的、不平常的。如:「異士」、「異術」。《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序》:「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後漢書.卷五八.虞傅蓋臧列傳.臧洪》:「洪體貌魁梧,有異姿。」
另外的、其他的。《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農不敢行,賈不敢為異事。」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不同的。如:「異口同聲」。《書經.旅獒》:「王乃昭德之致於異姓之邦,無替厥服。」唐.盧照鄰〈南陽公集序〉:「異議蜂起,高談不息。」
動
分開。《禮記.曲禮上》:「群居五人,則長者必異席。」《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
奇怪。《後漢書.卷四四.鄧張徐張胡列傳.徐防》:「防體貌矜嚴,占對可觀,顯宗異之。」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名
怪異的事物。如:「標新立異」。《公羊傳.隱公三年》:「己巳,日有食之,何以書,記異也?」
姓。如唐代有異牟尋。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