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楚楚」之「冠」,典源作「裳」,裳和冠均為服裝重要的部分。穿衣佩裳或穿衣戴冠都有服裝整齊之意。楚楚,鮮明出眾的樣子。「衣裳楚楚」或「衣冠楚楚」,都是指服裝整齊而鮮明出眾。語本《詩經.曹風.蜉蝣》。後用「衣冠楚楚」形容男子服裝整齊而鮮明出眾。
01.唐.崔損〈凌煙閣圖功臣賦〉:「處其高也,方取貴於功高;居其險也,固非同於履險。則知君策勳兮旌於賢;臣在圖兮參於前。名位雍雍,就丹楹而成列;衣冠楚楚,煥藻井而相鮮。」 02.宋.羅濬《寶慶四明志.卷一四.奉化縣志.風俗》:「富家大族皆訓子弟以《詩》《書》,故其俗以儒素相先,不務驕奢。士之貧者,雖儲無擔石而衣冠楚楚,亦不至於垢弊。」 03.元.無名氏《凍蘇秦》第四折:「想當初風塵落落誰憐憫?到今日衣冠楚楚爭親近!」 04.元.王惲〈題坡軒先生詩卷後〉:「予嘗于鹿庵讌席見老人數輩,衣冠楚楚,容止足觀。當時顯宦有不復及者,詢之,皆前朝榷釀官也。」 05.明.錢溥〈祭岐男文〉:「初,汝以兄治家,有弟尚幼,故獨從侍於我者久。每歲時稱壽,坐我夫婦于堂上,具觴豆,率妻女升,勸盡驩而退。衣冠楚楚然,眉目皎皎然為可愛。」 06.《聊齋志異.卷一.王六郎》:「夜夢少年來,衣冠楚楚,大異平時。」
形容男子服裝整齊出眾。
近義:峨冠博帶
參考詞語:「衣冠濟楚、衣冠濟濟、衣冠齊楚、衣裳楚楚」
「衣冠楚楚」原作「衣裳楚楚」。《詩經》是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蜉蝣〉一詩以有人以為是沒落士大夫的哀嘆,也有人認為是嘆息人生短促的詩。詩中說到蜉蝣的翅膀薄又亮,真像鮮明的衣裳。可是生命朝生暮死,令我心很是傷悲,蜉蝣如此,我也是如此!我的人生歸處在何方啊!詩中以「衣裳楚楚」形容服裝整齊亮麗。後來「衣冠楚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男子服裝整齊出眾。因古代男子盛裝,必須戴冠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