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裝腔作勢

ㄓㄨㄤ ㄑㄧㄤ ㄗㄨㄛˋ ㄕˋ
  1. 故意裝出某種表情、姿態
    [例]他不過是裝腔作勢罷了,你千萬別上當

裝腔作勢

ㄓㄨㄤ ㄑㄧㄤ ㄗㄨㄛˋ ㄕˋ
  1. 故意裝出某種腔調姿勢。《精忠岳傳》第六五回:「趙大、錢二,還要裝腔作勢。地方鄰舍,俱來替他討情,二人方才應允。」也作「拿班作勢」。

裝腔作勢

ㄓㄨㄤ ㄑㄧㄤ ㄗㄨㄛˋ ㄕˋ

「裝腔作勢」之「裝腔」、典源作「粧模」。「」、妝的俗字、與「」音同義近、常混用。「裝腔作勢」指故意裝出某種腔調姿態語或本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四折。 裝模作樣」、「矯揉造作

用法

指故意裝出某種腔調或姿態。貶義。

用在「矯情做作」的表述上。

例句

  1. 他說話時總有些裝腔作勢、讓人感覺不太舒服。
  2. 學問應該腳踏實地、最忌裝腔作勢、任意吹噓
  3. 他只是在裝腔作勢、其實根本沒有真本領、你可別上當
  4. 一個人如果裝腔作勢、欺騙他人、最後一定會露出馬腳。
  5. 他明明只是輕輕地跌了一跤、卻裝腔作勢、叫苦連天、像是摔斷了腿似的。
  6. 他分明只是半瓶水、卻老愛裝腔作勢地指導他人、這下子被看穿、牛皮可吹破了。

辨識

近義:作模作樣裝模作樣矯揉造作

反義:情真意摯

參考詞語:「拿班做勢、拿腔做勢、捉班做勢、拿腔作勢、拿班作勢、裝腔做勢、妝喬作勢、妝腔作勢、妝麼做勢

典故說明

「裝腔作勢」、原作「粧模作勢」。粧、妝的俗字。「」、指的是說話的腔調。「」、指表現出的姿態。整個詞語的意思是說腔調與姿態都是刻意做作出來。元人蕭德祥的雜劇《殺狗勸夫》第四折云:「你枉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兒、教那廝越粧模越作勢、盡場兒調刺。」意思是說:「虧你是個光明磊落的好漢、竟讓那個小人如此故作姿態、若有其事地胡說八道、顛倒是非!」戲文中的「那廝」是指柳胡、他懷疑孫家兄弟殺了人、故意大聲嚷嚷著要告官、目的是希望他們花錢消災、而他可以從中獲利。由於自以為捉住了孫家兄弟的把柄、所以柳胡氣焰囂張、「粧模作勢」地故意擺出高姿態以恫嚇對方。後來「裝腔作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故意裝出某種腔調或姿態。

書證

  1. 《西湖佳話.西泠韻跡》:「姨娘不消著急。他這兩三日請我不去、故這等裝腔作勢。」

在其他地方搜尋「裝腔作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