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率。妄,胡亂。「輕舉妄動」形容未經慎重考慮,即輕率地採取行動。◎語本《韓非子.解老》。
01.宋.秦觀《淮海集.卷一七.進策.盜賊中》:「或故吏善家子失計隨流,輕舉妄動。若此之類,特盜賊之大情耳。」 02.《三國演義》第一○六回:「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輕舉妄動。」 03.《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讀書人不可輕舉妄動,須是細心察理。老夫若非親到黃州,看過菊花,怎麼詩中敢亂道黃花落瓣?」 04.《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奉勸世上的人,切不可輕舉妄動,淫亂人家婦女。」 05.《紅樓夢》第九回:「如今寶、秦二人一來了,見了他兩個,也不免繾綣羨愛,亦因知係薛蟠相知,故未敢輕舉妄動。」 06.《鏡花緣》第五七回:「那心月狐光芒日見消散,看來武氏氣數甚覺有限,大約再遲三五年,自必一舉成功。此時若輕舉妄動,所謂逆天行事,不獨自己有損,且與主上亦更有害。」
形容未經慎重考慮,輕率地採取行動。
近義:輕率妄為、魯莽從事
反義:三思而行、小心翼翼、深思熟慮、深謀遠慮、謀定後動、穩紮穩打
參考詞語:「妄動輕為、躁動輕舉」
《韓非子.解老》內容是擇取《老子》中的文句,以法家思想來解釋其中的意涵。典源這裡是在解釋「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這句話。韓非子認為背棄道理,而沒有經過慎重考慮就輕率行動的人,縱使有如天子諸侯般的權勢地位,或倚頓、陶朱公、卜祝的財富,還是會因為有驕傲之心,而失去他的人民和財富。人們之所以輕易地背棄道理,而任意輕率地行動,是因為不知道「禍與福常相因而至,往往福因禍生,而禍藏福中」,老子就是要告訴人們「禍福相倚」這個道理。另外同樣是《韓非子.解老》:「故欲利甚於憂,憂則疾生,疾生而智慧衰,智慧衰則失度量,失度量則妄舉動,妄舉動則禍害至,禍害至而疾嬰內。」大意是:過分貪求利益就會開始憂慮,引發疾病,削減智慧,導致失去權衡輕重、得失的能力,一旦事情沒有經過慎重考慮,就輕率地採取行動,便使得災禍降臨。後來「輕舉妄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未經慎重考慮,即輕率地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