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逛、玩耍。[例]遊覽、漫遊、遊玩
旅行。[例]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里仁》)
交往、結交。[例]交遊
到處行走。[例]遊行
居所不定的。[例]遊民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動
遨遊、玩耍。如:「夜遊」。《文選.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唐.杜甫〈滕王亭子〉詩二首之一:「人到于今歌出牧,來遊此地不知還。」
旅行。《論語.里仁》:「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唐.于武陵〈訪道者不遇〉詩:「及戶無行跡,遊方應未歸。」
交往、結交。如:「交遊」。《孟子.盡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遊。」
行走。如:「遊行」。《禮記.曲禮上》:「遊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寢毋伏。」唐.孔穎達.正義:「遊,行也。」
閒逛。通「游」。如:「遊蕩」。《書經.五子之歌》:「乃盤遊無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求學。《孟子.盡心上》:「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後漢書.卷三五.鄭玄傳》:「玄自遊學十餘年,乃歸鄉里。」
求仕、做官。《戰國策.秦策二》:「王獨不聞吳人之遊楚者乎?」漢.高誘.注:「遊,仕也。」
說服。如:「遊說」。《文選.李康.運命論》:「張良受黃石之符,誦三略之說,以遊於群雄。」
自由運轉。參見「遊目」、「遊刃有餘」等條。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