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闇」(二)。
名
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說文解字.阜部》:「陰,水之南、山之北也。」如:「山陰」、「淮陰」。三國魏.曹丕〈善哉行〉四首之四:「朝遊高臺觀,夕宴華池陰。」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如:「樹陰」。漢.枚乘〈上書諫吳王〉:「不如就陰而止,影滅跡絕。」宋.周邦彥〈蘭陵王.柳陰直〉詞:「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
泛指背面。如:「碑陰」。南朝梁.丘遲〈為范雲謝示毛龜啟〉:「翱翔卷耳之陰,浮遊蓮葉之上。」宋.蘇軾〈四菩薩閣記〉:「長安有故藏經龕,唐明皇帝所建,其門四達,八版,皆吳道子畫。陽為菩薩,陰為天王。凡十有六軀。」
日影。常用指時間。如:「惜陰」、「寸金難買寸光陰」。《晉書.卷六六.列傳.陶侃》:「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遊荒醉。」
姓。如隋代有陰世師。
形
險詐、狡猾。如:「陰險狠毒」、「陰狠可怕」。
有關死人或鬼魂的。如:「陰間」、「陰曹地府」。晉.木華〈海賦〉:「陽冰不冶,陰火潛然。」《紅樓夢》第一五回:「你是素日知道我的,從來不信什麼是陰司地獄報應的。」
副
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