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子
改變、變易。[例]教化、千變萬化、潛移默化
死。[例]物化、羽化、鶴化
物體消融、改變形狀。[例]溶化、消化、火化
消除。[例]化痰止渴
求乞、乞討。[例]化緣、募化
置於名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轉變成某種狀態或性質。[例]綠化、電氣化、現代化
化學的簡稱。[例]理化、化工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0821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參見「化子」條。
動
改變。如:「千變萬化」、「潛移默化」。《易經.恆卦.彖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淮南子.氾論》:「故聖人法與時變,禮與俗化。」
天地生成萬物。如:「造化」、「化育」。
轉移民俗使歸淳厚。《孟子.盡心上》:「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
死。如:「物化」、「羽化」。《孟子.公孫丑下》:「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於人心獨無恔乎?」唐.劉禹錫〈祭柳員外文〉:「惟君平昔,聰明絕人,今雖化去,夫豈無物!」
物體消融、改變形性。如:「溶化」、「消化」。《韓非子.五蠹》:「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
燒毀。如:「火化」、「焚化」。《西遊記》第一三回:「獻過了種種香火,化了眾神紙馬,燒了薦亡文疏,佛事已畢,又各安寢。」
求乞、乞討。如:「化緣」、「募化」。《儒林外史》第一回:「也有坐在地上就化錢的。」
置於名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轉變成某種狀態或性質。如:「美化」、「綠化」、「惡化」、「電氣化」、「科學化」、「現代化」。
名
教化。《文選.李密.陳情表》:「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唐.柳宗元〈封建論〉:「孟舒、魏尚之術,莫得而施;黃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
化學的簡稱。如:「理化」、「化工」。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