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ㄗˇ
部,共3畫】
  1. 地支的第一位。

  2. 時辰名。約當晚上十一點到一點。
    [例]子夜、子時

  3. 初生的孩子。現多指兒子
    [例]親子父子、子孫

  4. 植物的果實、種子動物的卵、幼兒
    [例]瓜子魚子、虎子

  5. 對一般人或輩分小、年紀輕者的通稱。
    [例]學子男子、二三子

  6.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例]、子、

  7. 對男性的美稱。多指有學問、德業或地位的人。
    [例]孔子孟子、莊子

  8. 衍生的、有所屬的。
    [例]子句、子金、子目

  9. 稚幼的。
    [例]子雞、子薑

˙ㄗ
部,共3畫】
  1. 詞綴。用於名詞動詞、形容詞等之後。
    [例]桌子拍子聾子

ㄗˇ
部,共3畫】

  1. 地支的第一位。

  2. 時辰名。約當晚上十一點到一點。

  3. 古時指子女,現專指兒子。如:「四子二女」、「父子」、「獨生子」。

  4. 後代子孫、子代。如:「絕子絕孫」。《荀子.正論》:「聖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後也,埶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晉.石崇〈王明君辭〉:「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

  5. 稚幼的鳥獸。如:「鹿子」、「鶴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論語.雍也》:「犁牛之子,騂且角。」

  6. 植物的果實、種子動物的卵。如:「菜子」、「魚子」、「瓜子」、「蓮子」。

  7. 對一般人的通稱。如:「小女子」、「無聊男子」。《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8. 對男子的美稱,多指有學問、道德或地位的人。如:「孔子」、「孟子」。

  9. 夫婦之間相互的稱呼。如:「內子」、「外子」。

  10. 輩分小、年紀輕的人。如:「子弟」。《論語.述而》:「二三子以我為隱乎?」

  11. 棋粒。唐.鄭谷〈寄棋客〉詩:「覆圖聞夜雨,下子對秋燈。」宋.蘇軾〈觀棋〉詩:「不聞人聲,時聞落子。紋枰坐對,誰究此味?」《山歌.卷六.棋》:「收子象棋著圍碁。」

  12. 古代圖書分類的第三部。包括諸子百家著作、技藝術數書籍。如:「經、史、子、集。」

  13.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14. 姓。如商代有子昭。

  1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你。《韓非子.難勢》:「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史記.卷七○.張儀列傳》:「子亦知子之賤於王乎?」

  1. 幼小的。如:「子雞」、「子薑」、「子豬」。

  2. 和母對稱的。參見子金」、「子音」等條。

  3. 派生的、有所屬的。參見「子目」、「子句」等條。

  1. 照顧、撫愛。《禮記.中庸》:「子庶民,來百工也。」唐.柳宗元〈封建論〉:「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

˙ㄗ
部,共3畫】

  1. 詞尾:
    (1)接名詞。如:「桌子」、「筷子」。
    (2)接動詞。如:「起子」、「拍子」。
    (3)接形容詞。如:「聾子」、「亂子」。
    (4)接量詞。如:「兩下子」、「一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