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守口如瓶

ㄕㄡˇ ㄎㄡˇ ㄖㄨˊ ㄆㄧㄥˊ
  1. 本為佛家語,意思是說話要十分慎重,就像守住瓶口,不輕易往外倒一樣。比喻嚴守祕密,不輕易告訴別人。
    [例]小張對於公司的機密一向守口如瓶,絕不透露半點訊息。

守口如瓶

ㄕㄡˇ ㄎㄡˇ ㄖㄨˊ ㄆㄧㄥˊ
  1. 嘴像瓶口一樣封得嚴緊。比喻嚴守祕密。《隋唐演義》第三五回:「今願陛下守口如瓶,不可提起。」也作「緘口如瓶」。

守口如瓶

ㄕㄡˇ ㄎㄡˇ ㄖㄨˊ ㄆㄧㄥˊ

嘴像瓶口一樣封得嚴緊。語出《法苑珠林.卷四七.懲過篇.引證部》。後用「守口如瓶」比喻嚴守祕密防意如城」、「諱莫如深

用法

01.《法苑珠林.卷四七.懲過篇.引證部》:「防意如城,守口如瓶。」(源) 02.《朱子語類.卷一○五.朱子.論自注書》:「守口如瓶,是言語不亂出;防意如城,是恐為外所誘。」 03.宋.晁說之《晁氏客語》:「富鄭公年八十,書座屏云:『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04.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三折:「守口如瓶要安分,防意如城主忠信。」 05.清.顧炎武〈與歸莊手札〉其四:「吾輩不能多讀書,未宜輕作詩文,如盆盎中水何裨於滄海之大,衹供人覆瓿而已。予將守口如瓶,不作雷鳴之瓦釜矣。」 06.《隋唐演義》第三五回:「今願陛下守口如瓶,不可提起,萬一洩漏風聲,娘娘與夫人們只道妾等巧詐,以博聖恩眷寵。」 07.《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洞洞屬屬,罔敢或輕。」

比喻嚴守祕密。

例句

  1. 用在「隱密不言」的表述上。

辨識

近義:三緘其口隻字不提祕而不宣緘口不言諱莫如深

反義:直言不諱直言無隱和盤托出

參考詞語:「緘口如瓶

「守口如瓶」及「諱莫如深」都有隱祕不說的意思。

「守口如瓶」多用在表示謹慎的態度上;「諱莫如深」則用於指有所避諱。

守口如瓶 諱莫如深 ○ ㄨ 我要求員工對於公司的機密一定要∼,絕不能透露半點訊息。 ㄨ ○ 關於他為什麼遭到處分,他總是∼,拒絕回答。

典故說明

守口如瓶就是把嘴像瓶口一樣封得嚴緊。比喻嚴守祕密。這句成語較早出現在《法苑珠林.卷四七.懲過篇.引證部》:「防意如城,守口如瓶」兩句。「防意如城」的意思就是指防止私欲的心有如防止敵人攻城。〈懲過篇〉的大意講到如要修練身心,都得接受挫折和磨練,才能潔心淨意。就好像滿是金子的山洞過於顯眼,狐兔不敢停留;也好像澄澈的水塘,蛙龜不敢藏身。心意一潔淨,邪念惡意就如同狐兔和蛙龜一般,不能窩藏。人如能潔心淨意,則輪迴之報可止,心中時常充滿和樂。並且能防意如城,不讓邪念產生;守口如瓶,謹言慎行。後來「守口如瓶」則被用來比喻嚴守祕密,如《隋唐演義》第三五回:「今願陛下守口如瓶,不可提起,萬一洩漏風聲,娘娘與夫人們只道妾等巧詐,以博聖恩眷寵。」

書證

  1. 此事涉及國防機密,當然要守口如瓶。
  2. 你這個祕密,我保證守口如瓶,絕不洩露。
  3. 他很清楚這件事,但他就是守口如瓶,不肯說出真相。
  4. 這種關係他人名譽的事,我就是知道了,也會守口如瓶。
  5. 父母對她是領養的事,始終守口如瓶,不願意讓她知道。
  6. 經過這次風波後,她變得守口如瓶,任何心事都不跟別人說。
  7. 因為他始終守口如瓶,不曾吐露半個字,所以無人知道事情真相。
  8. 我要求員工對於公司的機密一定要守口如瓶,絕不能透露半點訊息。
  9. 無論我們怎麼哀求,媽媽始終守口如瓶,就是不告訴我們其中的祕密。

有提到「守口如瓶」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