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禮法,不踰越法度。語本《隋書.卷一四.音樂志中》。 △「安分守己」
01.《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雖是卑淺,然卻是循規蹈矩,要做事業底人,其心卻公。」 02.明.無名氏《霞箋記》第九齣:「吾輩朋友李玉郎,一向在先生面前,何等循規蹈矩。」 03.清.湯斌〈與李襄水書〉:「舉事必存小心,循規蹈矩,無露鋒鋩。」 04.《紅樓夢》第五六回:「這麼一所大花園都是你們照看,皆因看得你們是三四代的老媽媽,最是循規蹈矩的,原該大家齊心顧些體統。」 05.《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老爺又是位循規蹈矩、聽天任命、不肯苟且的人,只得呈報銷假投供。」 06.《三俠五義》第五七回:「白玉堂到此時也就循規蹈矩,諸事仗盧大爺提撥。」
遵守禮法,不踰越法度。
參考詞語:「循蹈規矩、應規蹈矩、蹈矩循規、蹈規循矩」
蹈,音ㄉㄠˋ。遵循、實踐、履行。不可寫作「踏」。 「循規蹈矩」及「安分守己」都有規矩老實的意思。
「循規蹈矩」側重遵守制度;「安分守己」側重遵守本分。 |
循規蹈矩 安分守己 ○ ㄨ ∼並不是要人拘泥形式,而是要人行為端正。 ㄨ ○ 鄉下的農人,大部分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過著∼的生活。
「循規蹈矩」之循、蹈都有遵行、實踐的意思。規、矩則是指圓規和角尺,是訂定方圓的工具,引申為標準、禮法。所引典源《隋書.卷一四.音樂志中》裡,記載了皇太子出席宴會,入座後上酒,樂工演奏的歌辭第三章,大意是說:以禮來整治天下,使能共同輔佐朝庭。每一個人都能應規蹈矩,操行貞固;以音樂來教化天下,使能和睦風氣廣布,每一個人都能過著唱歌跳舞的快樂生活。後來「循規蹈矩」的成語就從這裡演變出來,用來形容遵守禮法,不踰越法度。「循規蹈矩」較早的書證如《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雖是卑淺,然卻是循規蹈矩,要做事業底人,其心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