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怙惡不悛

ㄏㄨˋ ㄜˋ ㄅㄨˋ ㄑㄩㄢ
  1. 有過惡卻不肯悔改。《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傳》:「若授以遠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惡不悛,恃遠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訴。」《東歐女豪傑》第二回:「野蠻政府,怙惡不悛,偏要和我們為難。」也作「怙惡不改」。

怙惡不悛

ㄏㄨˋ ㄜˋ ㄅㄨˋ ㄑㄩㄢ

怙,憑恃。悛,悔改。「怙惡不悛」指人作惡多端,不肯悔改。語本《左傳.隱公六年》。

用法

指人作惡多端,不肯悔改。貶義。

用在「毫不悔改」的表述上。

例句

  1. 對那些怙惡不悛的累犯,定要嚴懲不貸!
  2. 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怙惡不悛,終遭天譴!
  3. 一個人如果怙惡不悛,繼續為非作歹,終將自取滅亡。
  4. 這些飆車族如果怙惡不悛,繼續胡鬧,必將受到法律的懲處
  5. 這些歹徒壞事作盡,完全沒有悔意,可以說是怙惡不悛,豈容寬恕

辨識

近義:執迷不悟

反義:改邪歸正改過自新改過遷善洗心革面痛改前非翻然悔悟

參考詞語:「諱惡不悛、長惡不悛、怙惡不改

悛,音ㄑㄩㄢ。悔改。不可寫作「俊」。

典故說明

「怙惡不悛」原作「長惡不悛」。據《左傳.隱公六年》載,春秋時,結鄰的陳、鄭二國時常發生爭端而彼此交惡。後來鄭國曾提出請求,希望能夠與陳國和平共處。當時,陳桓公弟五父認為廣結善緣是國家的重要施政方針,因此建議接受講和。但陳桓公卻認為宋、衛國才是難以對付的敵手,鄭國算不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俘虜。對於這樣失敗的結果,當時的人便加以評論說:「善不可丟失,惡不可滋長。」陳桓公因為不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後來「怙惡不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人作惡多端,不肯悔改。

書證

  1. 《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列傳》:「若授以遠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惡不悛,恃遠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訴,甚非撫綏遠人之意也。」
  2. 《金史.卷一○九.許古列傳》:「彼若有知,復尋舊好,則又何求。其或怙惡不悛,舉眾討之,顧亦未晚也。」
  3. 《元史.卷一九二.良吏列傳二.周自強列傳》:「若能悔悟首實,則原其罪;若迷謬怙惡不悛,然後繩之以法不少貸。」
  4. 《蕩寇志》第四九回:「本縣初臨此地,不忍不教而誅,爾可傳諭宋江,即日前來投到。那時本縣或可轉乞上憲,代達天聽,從寬議罪。若再怙惡不悛,哈哈,盧俊義,盧俊義,恐你悔之不及了!」
  5. 《東歐女豪傑》第二回:「野蠻政府,怙惡不悛,偏要和我們為難,歷年以來,不知害了我們多少同志,說來真真令人髮指!」

在其他地方搜尋「怙惡不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