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抽薪
ㄈㄨˇ ㄉㄧˇ ㄔㄡ ㄒㄧㄣ
釜、鍋子。薪、柴火。「釜底抽薪」指從鍋底抽掉柴火。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語或本《呂氏春秋.季春紀.盡數》。後亦用「釜底抽薪」比喻從源頭斷絕。
△「揚湯止沸」
用法
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比喻從源頭斷絕。
用在「澈底解決」的表述上。&用在「斷絕基礎」的表述上。
例句
- 這個問題不能再拖下去、讓我們來個釜底抽薪、澈底解決。
- 惟有釜底抽薪的消滅髒亂、才能積極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
- 為澈底解決公司的財務問題、精簡人事倒是個釜底抽薪的辦法。
- 我們應該想一個釜底抽薪的辦法永絕後患、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 &
- 上游廠商這一招釜底抽薪的辦法、真把下游急需原料的客戶搞慘了。
- 我現在怕的是銀行突然來個釜底抽薪、到時候資金周轉不靈、那就糟了。
辨識
近義:拔本塞源、斬草除根
反義:抱薪救火、揚湯止沸
參考詞語:「抽薪止沸、絕薪止火」
釜、ㄈㄨˇ音。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即今之鍋子。不可寫作「斧」。
典故說明
《呂氏春秋》是戰國時代秦相呂不韋、召集門下食客完成的集體著作。共二十六卷、分十二紀、八覽、六論、有漢高誘注。其內容綜合九流百家、暢論天地人物、多主儒術、而參以道家、墨家之言、取材博賅、頗有功於古代史料的保存。亦稱為《呂覽》。在〈季春紀.盡數〉中提到、如果把沸騰的開水舀出來、再倒回鍋中、想要使其不再沸騰、這是無濟於事的、倒不如把鍋子底下的柴火撤掉、沒了熱源、開水自然也就不會沸騰了。後來「釜底抽薪」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或比喻從源頭斷絕。
書證
- 《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個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個人去把告狀的安撫住了、眾人遞個攔詞、便歇了。」
- 《鏡花緣》第九五回:「你要曉得小兒驚風、其症不一、……如因熱起、則清其熱;因寒起、則去其寒;因風起、則疏其風;因痰起、則化其痰;因食起、則消其食。如此用藥、不須治驚、其驚自愈、這叫做『釜底抽薪』。」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