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啞口無言

ㄧㄚˇ ㄎㄡˇ ㄨˊ ㄧㄢˊ
  1. 遭人質問或駁斥時沉默不語或無言以對。
    [例]盜用公款被發現後,他啞口無言,滿臉羞愧。

啞口無言

ㄧㄚˇ ㄎㄡˇ ㄨˊ ㄧㄢˊ
  1. 遭人質問駁斥時沉默不語或無言以對。《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起初王員外已有八九分不悅,又被趙昂這班言語一說,湊成一十二分,氣得啞口無言。」《文明小史》第二回:「張師爺聽了這話,把他羞的了不得,連耳朵都緋緋紅了,登時啞口無言。」

啞口無言

ㄧㄚˇ ㄎㄡˇ ㄨˊ ㄧㄢˊ

遭人質問駁斥時沉默不語或無言以對。語或出《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張口結舌」、「緘舌閉口

用法

遭人質問或駁斥時沉默不語或無言以對。

用在「無話可說」的表述上。

例句

  1. 這句話說得他滿臉通紅,羞愧萬分,啞口無言。
  2. 你這麼說,真讓我啞口無言,不知應該如何是好。
  3. 由於人證、物證俱在,他只有啞口無言,承認犯行。
  4. 小張被大家問得啞口無言,只有默默低頭承認錯誤。
  5. 小明一向好辯,把對方說得啞口無言是他最大樂事
  6. 別看他平常伶牙俐齒,今天卻當眾被人說得啞口無言。
  7. 這些人被當場查獲吸食毒品,啞口無言,只好束手就擒。
  8. 主管拿著證據質問小李,讓他啞口無言,承認挪用公款。
  9. 他突然大發脾氣,把每個人都罵了一頓,頓時大家啞口無言,說不出半句話來。

辨識

近義:張口結舌理屈詞窮頓口無言緘口無言

反義:口若懸河侃侃而談呶呶不休、振振有詞、喋喋不休滔滔不絕

參考詞語:「頓口無言、閉口無言、直口無言、噤口不言

「啞口無言」及「張口結舌」都有說不出話來的意思。 「啞口無言」側重於因理屈辭窮而無法回應的意思;「張口結舌」側重於一時受到驚嚇、震撼而說不出話的意思。

啞口無言 張口結舌
○ ☓ 由於人證、物證俱在,他只有∼,承認犯行。
☓ ○ 老師突然把打瞌睡的學生叫起來提問,讓他∼地說不出話來。

典故說明

「啞口無言」,就是說不出話的意思。常用在遭人質問或駁斥時沉默不語或無言以對。這句成語常見於小說中。例如《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提到孫寡婦原將女兒珠姨許配給劉家,因為聽說劉家兒子重病在床,為了疼惜女兒,所以成婚當天,權將兒子孫玉郎冒充新娘嫁到劉家,言明三天後回門對方則由妹妹慧娘代為迎娶。結果,玉郎和慧娘要好起來了。三日後,孫寡婦要媒人張六嫂去把假扮新娘的玉郎帶回門。哪知道一到劉家,劉家媽媽卻說無此規矩,哪有新娘過門三天便要回去,如果孫家如此捨不得,一開始就不該應允這門親事,那孫家媽媽也是個知禮的人,虧她還說得出口來!就這一席話說得張六嫂啞口無言,不知如何回覆孫家。另外在《醒世恆言》卷三五也有段故事,說起徐氏三兄弟,老大徐言,老二徐召,老三徐哲。徐哲早逝,留下妻子顏氏及二男三女。徐氏二兄弟見顏氏好欺侮,分家產的時候,故意把一個老僕阿寄分給三房。結果阿寄奮力營生,做起漆的生意,賺了錢回來告訴顏氏,又急忙外出。這事被徐氏兩兄弟知道後,反向顏氏冷諷熱嘲一番,顏氏被他們兩人東一句,西一言,說的是「啞口無言」。可見「啞口無言」不是一般情形的沉默不語,而是要有遭人質問或駁斥為前提的。

書證

  1. 《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一番言語,說得張六嫂啞口無言,不敢回覆孫家。」(源)
  2. 《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憤成家》:「二人一吹一唱,說得顏氏心中啞口無言,心下也生疑惑,委決不下。」(源)
  3. 《鏡花緣》第六○回:「剛才紫菱姐姐來時,何等威武;那知紫瓊姐姐口齒靈便,只消幾句話,把他說的啞口無言,把天大一件事化為瓦解冰消,可見口才是萬不可少的。」
  4. 《官場現形記》第四四回:「他倆扭進來的時候,各人都覺得自己理長,恨不得見了堂翁,各人把各人苦處訴說一頓。及至被接執帖大爺訓斥一番,登時啞口無言,不知不覺,氣焰矮了大半載,坐在那裡一聲不響。」
  5.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四回:「『……你四個兒子死賸了一個,還不快點代他積點德,反去作這種孽。照你這種行徑,只怕連死賸那個小兒子,還保不住呢!』一席話,說得王大嫂啞口無言。」

在其他地方搜尋「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