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義無反顧

ㄧˋ ㄨˊ ㄈㄢˇ ㄍㄨˋ
  1. 本著正義勇往直前,而不退縮。
    [例]抗戰期間,許多熱血青年義無反顧的投筆從戎,保家衛國。

義無反顧

ㄧˋ ㄨˊ ㄈㄢˇ ㄍㄨˋ
  1. 本著正義,勇往直前,絕不退縮。如:「民意代表應為弱勢族群發聲,濟弱扶傾,義無反顧。」也作「義不反顧」。

義無反顧

ㄧˋ ㄨˊ ㄈㄢˇ ㄍㄨˋ

秉持正義、勇往直前、絕不退縮。語本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 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當仁不讓」、「寡廉鮮恥

用法

秉持正義、勇往直前、絕不退縮。

用在「勇往直前」的表述上。

例句

  1. 這位老兵縱橫沙場數十年、保衛國家、義無反顧。
  2. 國難當頭、許多青年都義無反顧地加入軍隊、保家衛國。
  3. 執法人員職責所在、打擊犯罪必須義無反顧、不可畏縮不前!
  4. 為了救亡圖存、他不顧自身安全、義無反顧地擔負起這份危險的任務
  5. 在這民族危機存亡的時刻、許多熱血青年義無反顧、紛紛投入反抗侵略者的行列。

辨識

近義:一往無前勇往直前當仁不讓奮不顧身

反義:畏縮不前貪生怕死瞻前顧後

參考詞語:「義不反顧、義無返顧

「義無反顧」及「當仁不讓」都有對於應做的事積極去做、不推辭的意思。 「義無反顧」側重於毫不退縮;「當仁不讓」側重於主動承擔。

義無反顧 當仁不讓
○ ☓ 為了救亡圖存、他不顧自身安全、∼地擔負起這份危險的任務。
☓ ○ 小李工作積極認真、對於公司業務、他一向是∼、從不推拖。

典故說明

「義無反顧」原作「義不反顧」。「義無反顧」這句成語的意思是說:本著正義、勇往直前、絕不退縮。有一年、漢武帝派唐蒙修治通往夜郎、僰(ㄅㄛˊ)中的西南夷道。由於唐蒙徵集民工過多、又用戰時法規殺了大帥、使巴蜀百姓大為震驚恐懼。武帝聽到這種情況、就派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發布一份文告(喻巴蜀檄〉、告訴巴蜀人民唐蒙的舉動皆非皇上本意、並且懇切要求巴蜀官民了解和支持皇上開發西南夷的行動。檄文中提到:邊疆郡縣的士兵、聽到烽火高舉、燧煙點燃的消息、都張弓待射、馳馬進擊;扛著兵器、奔向戰場;汗流夾背、唯恐落後;即使身觸利刃、冒著被流箭射中的危險、也從沒想要回頭。就是因為他們一心只想著國家的危難、竭盡全力去履行臣民的義務。希望巴蜀百姓也能忠於朝廷、將國家的事視為自己的事。後來此篇文告原文中的「義不反顧」演變成「義無反顧」這句成語、用來指本著正義、勇往直前、絕不退縮。

書證

  1. 宋.張嵲〈焦文通等五人為殺敗金人出等奇功各轉武功大夫除遙郡剌史制〉:「爾等戰伐有聲、伎能絕眾。奮身以徇國家之急、本其素心;剡手以衝仇人之胸、義無反顧。」
  2. 《浙江通志.卷二六六.藝文八.碑》引明.王鏊〈卓忠貞公廟碑〉:「氣有前往、義無反顧。五鼎赴而如歸、七族沉而不悔者、烈士之勇也。」
  3. 清.吳綺〈上龔大宗伯書〉:「某當受命、誓不與俱。迨及下車、義無反顧。既微行以得其實、爰大創以盡其辜。」
  4. 清.胡承譜《續隻塵譚.卷下.世襲雲騎尉朱慶錦》:「先是守備赴援時、語其婦孫氏、江氏曰:『我以王事義無反顧、爾曹可早自為計。』」

在其他地方搜尋「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