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正義、勇往直前、絕不退縮。語本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 △「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當仁不讓」、「寡廉鮮恥」
秉持正義、勇往直前、絕不退縮。
用在「勇往直前」的表述上。
參考詞語:「義不反顧、義無返顧」
「義無反顧」及「當仁不讓」都有對於應做的事積極去做、不推辭的意思。 「義無反顧」側重於毫不退縮;「當仁不讓」側重於主動承擔。
義無反顧 當仁不讓 |
○ ☓ 為了救亡圖存、他不顧自身安全、∼地擔負起這份危險的任務。 |
☓ ○ 小李工作積極認真、對於公司業務、他一向是∼、從不推拖。 |
「義無反顧」原作「義不反顧」。「義無反顧」這句成語的意思是說:本著正義、勇往直前、絕不退縮。有一年、漢武帝派唐蒙修治通往夜郎、僰(ㄅㄛˊ)中的西南夷道。由於唐蒙徵集民工過多、又用戰時法規殺了大帥、使巴蜀百姓大為震驚恐懼。武帝聽到這種情況、就派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發布一份文告(喻巴蜀檄〉、告訴巴蜀人民唐蒙的舉動皆非皇上本意、並且懇切要求巴蜀官民了解和支持皇上開發西南夷的行動。檄文中提到:邊疆郡縣的士兵、聽到烽火高舉、燧煙點燃的消息、都張弓待射、馳馬進擊;扛著兵器、奔向戰場;汗流夾背、唯恐落後;即使身觸利刃、冒著被流箭射中的危險、也從沒想要回頭。就是因為他們一心只想著國家的危難、竭盡全力去履行臣民的義務。希望巴蜀百姓也能忠於朝廷、將國家的事視為自己的事。後來此篇文告原文中的「義不反顧」演變成「義無反顧」這句成語、用來指本著正義、勇往直前、絕不退縮。